第三百八十六章 主战主和(3 / 4)

加入书签

1929年美国开始的经济大恐慌很快就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特别严重的是美国和德国,日本也不例外,大恐慌后经济也陷入极度的萧条。

经济大恐慌使人们对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体制失去信心,国家统治的计划经济被很多人看成是解决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

1930年代苏俄计划经济的成功已经非常令人瞩目,德国希特勒上台后搞准计划经济的国家社会主义,也使德国在两年之内就走出了经济危机,这些都使人们更加怀疑资本主义体制的后进性。

苏俄式的赤色主义体制,德国式的国家社会主义体制,意大利式的法西斯体制,都是作为取代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点”。

在这样的国际大形势下,日本军中的少壮派们也提出要改变现有国体的设想。他们提出要废除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型利益国家,建立一个人人灭私奉公的、尽忠报国的、以道义而不是以利益为本的新型国家。

别看现在全中国一致高喊“彻底抗战,牺牲到底”的口号,实际上真的准备为国家牺牲的人能有百分之几?

大部分人嘴上高喊牺牲,但他们内心里牺牲的概念是让别人去牺牲,而并不是牺牲。为大部分人不肯讲出不愿牺牲的老实话?

是因为他们害怕卖国的罪名,害怕承担亡国的责任。中国後来抗战的结果,的确应验了这一句话,大多数人都以保全身家性命为第一目标,真正勇於流血牺牲的人是极少数。

姜瑞元也明白中国不可能打败日本,只有借助第三国的军事力量对抗日本。但借助外**队打日本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步棋,这就是所谓的“引虎赶狼”,外**队不会无偿帮助中国打仗,其索要的代价可能也非常高昂。

后来苏联出兵东三省帮中国赶走了日本人,但作为代价中国不得不将外蒙古交给苏联,外**立也正是姜瑞元借助第三国抗日所付出的代价。

当然日本国内的资本主义当权派不会轻易让出他们的政权,军人们要想夺取政权,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海外制造军事纠纷,使日本国内陷入非常时期的战时状态,这样军人们就可以用军事上必要为理由征收个人财产,侵犯个人人权,以国家大义为借口堵住一切反对派的嘴,为改造国家体制创造必要的条件。

尽管日本军人在战时建立起来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没有能使日本打蠃战争,却成为了战后日本在国家的主导下发展经济的国家主导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型。

但是在日本,赤化体制并不成功,没有建立起和苏俄、中国以及德国那样的**者体系。日本一直以来,都没有**统治的传统,反而是在上层实行联合议政的制度。

现在看来,中国和日本主和派的下场都不妙,在日本,主和的犬养毅首相被杀,后来还陆续有多位主和派高官被杀。

在中国,主和的汪兆铭被刺几乎丧命,主和派的唐有壬等人也遭暗杀。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於一个高官来说,做少数的主和派要比做多数的主战派需要更大的勇气。

因为主战派高官们号召别人流血牺牲,并不需要直接上战场,并没有生命危险,而做主和派却要冒被狂热主义者暗杀的生命危险。

日本在战争时,也是一片主战的狂热叫嚣,但主战派尽管主张战争,却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日本战败遭到割地赔款的苛刻制裁後,主和派方得以“平反”。人们才开始后悔当时没有听从主和派的劝告,才开始批判当年那些不负责任的主战言论。

不过原本的时空里,中国是党国教育体制,文化历史都被党“指挥”着,像这种言论,断然无法出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