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业精于勤(上)(2 / 5)

加入书签

最终还是李胜利这边借助后世的经验,勉强拿出了众人都能认可的理论,以温病派的邪热之说,对辐射病进行三焦辩证。

遇上新病症,中医没法讲理的地界,也就出现了,李胜利拿出温病派的邪热之说,用三焦辩证来论理,一趟趟的下来之后。

李胜利跟众老汉也拿出了根据辨证而来的用药方略,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五子衍宗丸。

四君子汤可以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减少胸腺损伤,缓解电离辐射伤害,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当归补血汤,能提高脾脏指数,促进免疫功能损伤的恢复。

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病症都过一遍,而被评价为没有科学体系的中医,在经验传承上,却有其独到之处。

看书就能看成大医家,这对西医而言,跟神话也差不多,但中医的历代典籍,还真就有这样的能力,当然,这对人的要求就很高了。

不经临床只看医书,就成为大医家,没有极高的悟性,显然也是做不到的,这也只能是特例,不具备普及价值的。

但以人为本的中医,在传承过程之中,不重系统性的归纳,侧重经验的传承,也是毋庸置疑的。

这也不是医界前辈们的眼光不成,而是有其根本原因的,中医博大,前辈医家们也认为,不可能出现真正通全科的精英大家,传承过程之中,有所侧重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五子衍宗丸则是生精化气的关键所在了。

中医医理拿出来讲的通,李胜利这边还顺势从统哥给的中成药组成里,拿出了他也不怎么熟悉的西医说辞。

这些玩意儿拿出来,蒲老一众老汉就瞎在当场了,中医论理本就说的通,再拿西医的理论压人,李胜利这厮多少有些不揍人了。

对李胜利而言也是差不多的,说句难听点的,一本医宗金鉴,就够很多中医师一生所用了。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通看一遍所有的医书典籍,就得耗费小半辈子的时间,理解并融会贯通,也就剩了柳爷那句话了,没有一百二的寿限,就别想这个了。

随着老大哥那边给动小手术的说辞甚嚣尘上,有些腻歪民兵训练的李胜利,这段时间,又在自训班这边弄了一个小课题,那就是中医治疗核辐射病。

这玩意儿拿出来,蒲老一众老汉也是差点挠破了头皮,李胜利这孙子现在这时候,拿出这样的课题,热度是抓的极准,可对一众老汉而言,辨证施治就成了骂架的现场。

没有临床病例作为说话、讲理的基准,即便是蒲老、岳老这样的大医家之间,也有了纷争,谁也说服不了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