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触即发的较量正式开始(3 / 3)

加入书签

哈萨克和亦力把里之间是为盟友的关系。当年在白帐汗国分裂的时候哈萨克人便是从乌兹别克人那里逃了出来,然后逃到了亦力把里的地盘之上。当时的亦力把里收留了他们,之后随着哈萨克人的再次崛起两个国家由于当年的关系也结成了盟友。

所以在大明已经打到了亦力把里腹地的时候,当时哈萨克国内便有人说过要出兵支援亦力把里,只不过最后这种声音被压制下来了。因为当时的哈萨克大汗认为现在亦力把里覆灭已经成了定局,没有必要为了已经必死的人而招惹强大的大明,而另一方面他认为乌兹别克人才是他们最主要的敌人,在边上有一支猛虎相卧的时候哈萨克人怎么敢乱动呢。

但谁都没有想到乌兹别克人竟然出兵大明了。

~.<>-~

在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朱厚照专门抽出了时间来到了这里发表了一段间断的讲话。朱厚照告诉这些人你们都是英雄的后代,你们应该为之自豪。虽然你们家境贫寒但是你们不但不能自卑相反的你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改变这一切,你们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这里你们什么都不用担心,朝廷会为你们解决一切的困难,而你们要做的便是在这里心无旁骛的学习、锻炼,将来用自己的能力报效朝廷。

﹋﹋

正在朱厚照在京师忙着细柳幼营的事情的时候,远在南疆的袁启文也早已经接到了朱厚照的回信了。

有了朱厚照的回信,袁启文和李端澄两人在心里便有了底了,于是第二天由李端澄率领,一只八千人的骑兵组成的军队便从南疆出发了。之所以袁启文没有去是因为袁启文还要留在南疆,一方面还要处理南疆的事情,另一方面袁启文也要在南疆负责准备和乌兹别克汗国之间的战争。战争就要有备无患,在打起来之前就要已经做好准备。而且李端澄为人更为老练稳重,这件事交给他来做最合适了。

首先袁启文向整个南疆和亦力把里发出调令,调集各个地方的主要军队全部像费尔于纳盆地靠拢,凡是已经占领的西疆的土地全都留下足够应付的兵力便可,毕竟这个时候的整个亦力把里和南疆可战之人要么是死亡了要么就是已经被带到大明的腹地了,现在在这两个地方只留下了不到原来三分之一人口的人,而且还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应付这些人可能会爆发的反抗真的是不需要多少兵力。

而同时袁启文本人也带着自己现在麾下的数万大军开始像费尔于纳盆地的俺的干城转移。俺的干城是位于阿克西南边的一座大城,它的位置位于整个费尔于纳盆地的中间地带,属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驻扎在这里一旦情况有变袁启文便可以立即出兵进去乌兹别克汗国的地域。而即便是乌兹别克汗国的大军在明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发动了突袭,袁启文也可以利用俺的干城西面上百里地的地域进行一个缓冲。在乌兹别克人到达俺的干城之前袁启文肯定可以做好地域的准备。

四天后,聚集在俺的干城的七万明军和阿里马力大将军马黑麻以及吐鲁番的库克深两人一共剩余的三万多兵力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十万人了。这个时候袁启文肯定是不会放心自己和乌兹别克人交战的时候把马黑麻以及库克深两人极其将军放在后边的。要是什么时候两人给自己来了一个背后突袭估计自己可能就得玩完,而且两人可能发生的趁大明和乌兹别克汗国交战之际再次割据一方也是袁启文不得不防的。

所以最后袁启文一纸调令把两人都给调了过来,而在整个亦力把里以及南疆袁启文却留下了两万多的明军在地方上驻守。袁启文相信只要此战不败的太彻底那大明的国土便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火占城,向西除了费尔于纳盆地之后在火占河流域遇到的第一个大城,同时这里也是乌兹别克人入侵费尔于纳盆地的前沿。每一次在进攻费尔于纳盆地之前乌兹别克人都会在火占城以及附近的乌喇秋别城里面休整一番。而每一次不管收获如何在反回的时候这两座城池也都是必经的。现在的李端澄百年已经带着为数八千人的骑兵到达了距离火占城不远处的地方。那高高的城池都已经出现在了李端澄的眼中了。

上一次进入大明境内费尔于纳盆地的乌兹别克骑兵便是一只将近由一万人组成的骑兵队伍进行的。在大明展开对亦力把里的战争的时候,整个中亚的国家也都在互相的观看着。其中对于这里的战争最关注的便是乌兹比克以及哈萨克两个汗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