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劝降(1 / 2)

加入书签

五十万正规军对付二十余万的游击队,都如此头痛,更莫说在罗马尼亚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奥匈帝国,要是陷入其中,只怕联军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只怕更多。

“戚将军,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想想办法了,正面作战,欧洲人不是我们的对手,可是打游击战,我们很被动,伤亡很大”

“是啊戚将军,要是再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怕我们也经不住消耗了,不说别的,我们波斯人已经在希腊国内死掉了六万将士,现在在罗马尼亚又有五万人阵亡,再这么下去,只怕打小奥匈帝国之后,我们的在这条战线的三十万波斯军队都不够填补伤亡空缺的”

“我们沙特皇室也是一样的意见”

“我们沙俄的军队也是死伤惨重,不能再这么消耗下去了!”数百个将星闪烁的盟军将领齐聚一堂,显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了,毕竟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利润,几乎每一个势力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富庶土地,人的贪念也是要根据现实情况而选择的,毕竟前方的代价太大,他们权衡之后,也不得不做出妥协。

希腊的事件不是偶然的,当然也不全是人为的,毕竟战争这个东西谁能够说的清楚,双方之间的仇恨早已日积月累,早已经没有了对错之分,都不过是为了民族的利益罢了。

不过也是因为希腊的事件,在之后夏家联军的征战中,一切行动变得极为艰难。

道理很简单,夏家联军的钢铁大炮固然厉害,但操控大炮的也是人,也需要休整,所以一旦大规模进攻停止之后,敌对国家的袭扰民兵的机会就来了,有的是暗杀,有的是刺杀,毒杀,有的干脆直接自杀式爆炸,一炸就炸死一大批,总之对付夏家联军盟军士兵将士的方法多种多样,给一众盟友带去了噩梦般的时光。

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敌后特工队的不断袭扰,又让一众敌对国家的士兵有了民意基础,所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夏家联军所处局面极为被动,几乎每到一处地方都是血流成河,当然若是战场之上斩杀对方的将士,倒也无可厚非,毕竟军人战死沙场尤为光荣。

可是每每路过一地,遭遇最多的则是老人妇女儿童,无时不刻五花八门的袭杀,不管这些铁血军人愿不愿意,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也不得不做出反击,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格杀。

不过显然这不是华裔要看到的结果,毕竟整个欧洲几个大国势力虽然远远不如开战当初,但大国的底子还在,一旦缓过气来,只怕还是个麻烦,必须要趁现在盟军还有实力,一定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麻烦。

但终归杀戮也是分为很多种的,杀害敌对一方对战的士兵,作为军人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理所当然,可是杀害孩子老人妇女,这!说句不好听的,再怎么样,也是天理不容,时间长了已经有很多的士兵换上了心里疾病,与当初华裔在南洋和中亚印度次大陆所做的一般模样,只不过又有不一样的则是,华裔大后方有完备的心里辅导医院,甚至在前线军队内部还配备了不少的心里医生,而一众盟友军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他们能够解决的办法就是尽快杀戮更多的人,积累更多的战功,然后得到永久退出战争的机会,也就是俗称的分赃,在占领区通过中东国防部依据各支部队战功的大小,论功行赏,给予划分不同大小的土地,让后安排一众老兵成为第一批居民,到此他们才能真正脱离苦海,当然与华人将士荣归故里相比较而言,他们的这点报酬还真是低的可怜,毕竟就算是脱离了战争,他们也彻底失去了自由,将自己的肉躯和灵魂也卖给了一个新的政权,不仅是他们,就是他们的子孙后代或许日后也要被禁锢在这片陌生的土地。

欧洲腹地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因为人口基数的关系,夏家联军在此处耗费的精力极为庞大,四处都是抵抗的军士和百姓,一旦不处理干净,只怕后勤补给线不保,但要是都处理干净,肯定作战行动无法加速,顺利解决,可以说,在欧洲的战斗,与华人在沙俄的战斗相比,简直就是地狱与天堂的比较,沙俄广袤无边,偌大一片西伯利亚和远东,除了有数的城池人口集中以外,在广袤荒原根本就没有什么人,什么村庄一说,当然运气比较好的是,就算过了乌拉尔山,到了沙俄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人家沙俄不完了,主动投降了,这也让尚军的北上军团成功躲过一劫,避过了人海的战场。

但一众在南欧作战的夏家联军的战士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莫说别的,就说小小的罗马尼亚战场,五十万大军足足在这里驻足两个月,就是因为后勤补给始终无法跟上,而很多的敌对国家民兵游击队,极为难缠,无法彻底清除,对后方的补给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破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