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大黑鱼反攻(1 / 2)

加入书签

大量的军士和作战物资还是通过运兵船和战舰,源源不断的朝着英格兰岛屿被占领的港口运输而去。

所有的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毫不知情。

第二批大黑鱼一共二十余艘,相隔不过三十海里,几乎是同一时段抵达北海,英格兰附近,依照之前的约定,潜艇指挥官给原英格兰舰队的总指挥孙云发去了反攻的信号,让其辅助稳定民心,一切的战事即将在两天之内结束。

显然对于消息闭塞的孙云来说,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消息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毕竟他们已经与世隔绝数个月了,此时的电台传送哪怕是长波电台也不过三四百公里,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双双丢失之后,所有的信号传输塔已经全部失效,他们就是被困在大海里的游子,要不是岛屿上还有孙云等一批誓死效忠夏青石的人把持大局,鬼才知道求生心切的一众殖民主他们会干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毕竟毛利人所有的文化都是偷师中华的,他们对于人性的研究要比粗鲁不开化的欧洲人要精细的多。

劝降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什么只要投降即可保证这些殖民主的既得利益,英国女王赐予爵位,享受封地,或者编入英格兰开拓团,担当高级将领前往非洲或者亚洲,一样的世袭罔替,甚至有更狠的,只要斩杀一个华裔将士,就可以保命还可获得一百枚银币,而斩杀一名华裔的将领,则直接封与爵位,不用想孙云也知道自己的脑袋至少也是一个异姓王的水平,谁叫整个英伦三岛华人世界里自己的官最大,又是夏青石的亲卫出身,自己就是一个活唐僧,他们不杀自己杀谁?

陆军的作战行动自然不可能犹如海战那般利落,毕竟无论是茫茫戈壁沙滩的北非,还是四处都是丛山峻岭的高加索,哪一处都是需要人力去占领,战事复杂多变,取胜的因素也是多变异常,绝非一日之功。

所以指望新组建的大西洋和英格兰舰队,大范围机动前往驰援英格兰简直就是不现实,当然驻扎在直布罗陀港口垂死挣扎的几十万大军却是第一批受益者,毕竟整个欧美联合地中海舰队被清扫一空之后,此时地中海再次回到了华人的手中,而华人占据的直布罗陀港口又有足够的纵深,几十公里,所以运送弹药的货轮靠岸卸货还是极为安全的。

当然也是因为直布罗陀海峡较为狭窄,最窄处不过十余公里,所以哪怕贴着直布罗陀港闯关躲避对面塞朴泰港的炮火也是殊为不易,此时的战舰造价极为高昂,华裔海军将领自然不愿意以身犯险。

虽然水面战舰不能出没,但不代表水下大黑鱼不能自由出入,虽然此时美洲军火商已经研制成功了水下检测雷达,甚至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埋伏了不下数千颗水雷,但是对于性能更为出众的,具备能够反探测一定距离隐身能力的大黑鱼来说,这些威胁自然不成为题,只要一众艇长多耗费写耐心就可以顺利通过了,当然作为潜艇兵最不缺乏的就是耐心。

很快,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就有不下一百艘大黑鱼接连突破了直布罗陀海峡的封锁,驶向了英伦三岛。

此时的英格兰可以说四处都是颓败硝烟,原本经历华裔战火厮杀之后,英格兰就已经元气大伤,不复荣耀,之后移民的南洋联军,也就是世袭罔替的得利者们,因为亚欧大战还远远没有结束的缘故,对于商业开发搞建设丝毫不感兴趣,都在一股脑与地中海的一众城主一样,一门心思在搞军事防御建设,所以说就算是战后重建,整个英伦三岛的战后重建也是效果甚微,百姓过得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很清苦,就连享受世袭罔替的贵族,他们自己每日也在兢兢战战的彷徨中活着。

后来就是英格兰舰队的全面战败,凭借着华裔本部大军在岛屿南北两端的两万大军的守护,以及岛屿上十余个城主殖民主下属的两三万军队,还有爱尔兰人的五万大军,一共十万人的部队,在死死苦撑,最初的一个月还没有什么,毕竟欧美登陆部队仅仅只是先打开登陆缺口,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欧美大军开始登陆英伦三岛,直到华裔驰援战舰大黑鱼鱼群赶到事发地的时候,已经有不下与二十万欧美大军已经成功登陆英伦三岛,并且已经占领了绝大部分的区域,岛屿之上的抵抗力量都已经龟缩防守到了一块块极为狭窄的逃命地块。

英格兰主岛上,此时也即是朴茨茅此港以及阿伯丁两个地方还有华裔军士在抵抗,至于其他的城主殖民主,早就在轻微的接触对抗中彻底败下阵,为了最大限度保存自己战后恢复的实力,他们个个都是老狐狸,谁也不会真的拿自己的家底去与对方的登陆大军拼消耗,全部带着自己的移民转移到华裔本部军队控制的两处城池附近,至于爱尔兰岛屿上的情况也是一样,独立的爱尔兰人也被回归的英格兰人一路杀的丢盔卸甲逼到了爱丁堡城方圆五十里范围之内,退无可退,要是再退就要跳海自杀了。

显然欧美联军已经将英格兰岛屿上的势力逼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若非英伦三岛块头比较大,相较于西西里岛塞浦路斯岛而言,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否则早就让对方的联合舰队轰成肉渣了。

就当第一批大黑鱼尾随对方溃退的联合舰队进入波罗的海的时候,欧美人还是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至少一众中下层军官和百姓是如此,毕竟害怕扰乱军心民心,欧美统治高层已经下令严格封锁消息,此时一众中下层军官对于在一个月之内攻打下整个英伦三岛,甚至在半年之内占领整个中东还是持极为乐观的态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