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嫌疑(2 / 3)

加入书签

明,那几名学生跟苏蝉衣关系不一般呢?或者说,苏蝉衣曾经资助过他们?”

再者,前年是个敏感的时间节点,同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这会是一种巧合吗?

“不是,更像是连锁反应。”我说。

最后,何志生不久之前溺毙,真的是自察罪孽深重之下的自尽吗?“我看不像。”雷大炮自问自答着,“虽说勘查结果倾向自杀结论,但一个敢在改变贫困生命运的项目中投机倒把的人,底线有多低、德行有多差不难想象。这样的人会为了自己的愧疚选择自杀,根本说不通

。”

“雷局,这也就意味着,闫肃具备了嫌疑。”李剑说出了之前咽下去的那半句话。

“没有,因为那个时候生源选拔工作已经结束。”

“闫肃这个人,你们调查过吗?”

“没有。”李剑说了话,“一来他没有任何可疑之处,二来我们也有顾虑,上次教育厅施压的事情就是他鼓捣出来的。”

“这个闫肃,所作所为倒是耐人寻味啊。”

“雷局,你的意思是……”李剑欲言又止。

“我觉得是,许峰,你说呢?”

“同意。”我点头,“所有事情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如果串联到一起,幕后嫌疑人将直指闫肃。”

因为某种未知的缘由,闫肃向何志生索要当年贫困生源的名单,但在这个过程二人闹得很不愉快。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闫肃进行了实名举报,继而导致何志生贪污受贿的事实被披露了出来。

为了择清自己的嫌疑,闫肃用计除掉了何志生,并且伪造出了投河自尽的假象。“虽说这种推导没有夯实的依据可循,却的确存在成立的可能性。”雷大炮眼珠子转了两圈,又问,“我们之前说了,幕后真凶的目的是为了那批文物,杀害那几名学生也是为了逼迫苏蝉衣就范,这是不是说

“来,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能确定几名受害人之间一定是有着某种联系的,这种联系可能就是他们接连遇害的原因。显而易见的是,凶手知道这种联系,那么什么人最有可能了解师大全部贫困生的情况呢?

“负责或者参与生源选拔的人。”我说。

其次,纵然何志生在生源选拔时贪污受贿,为什么偏僻是闫肃实名举报了他,难道是因为他辞严气正、刚直不阿吗?

“一个在命案发生后还能向教育厅打小报告的人,具备这种品行和情操才怪。”李剑一副嘲讽的口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