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暗号(2 / 4)

加入书签

再者,养老院没有苏沫外公过世的记录,走访得知他是突然离开的,时间正是师大和养老院签署共建协议的时候。

由此可以断定,那晚冒充门卫的人,就是苏蝉衣。也就是说,当年他并没有死,而是导演了一出偷天换日的好戏。

最后,从张初云家提取到的毛发,正在与杨光宿舍的提取物进行加急鉴定,很快就会出结果。

在告知我上述情况的同时,李剑也让我赶紧过去跟他汇合,全力排查那些流浪儿的下落,务必尽快找到杨光。

只有找到他,才能彻底打开突破口。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破坏案发现场!

由此可以推断出来,孔荷是顺着弃用的垃圾道下到一楼的,两个流浪儿的真正目的就是抹除那里的痕迹。不管最后我们能不能发现,至少当时都扰乱了我们的视线,给了杨光从容善后的时间。

最后,养老院的人说过,两个流浪儿曾在唐松和林冬身死后两次摸进了养老院。偷钢筋的确是个合理的借口,可他们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寻找那双带血的筷子,授意他们这么做的人还是杨光。

去火锅店时的“偶遇”,孔荷案之后的现场破坏,都是合乎逻辑的,我真正感觉矛盾的是养老院这里。

张平衣服上的血色指纹被完整提取到了,这就意味着找不找的到那双竹质筷子都无济于事了。既然如此,杨光为何还要大费周章的两次派流浪儿前往养老院呢?这根本不合理,完全是说不通的?

路上,我又对案情进行了梳理,罗列出了以下几个疑问。

第一,杨光的犯罪动机是什么?

“莫非,这其中还有着其他隐情?”盯着疑点记录思索好半天,仍旧是想不出个所以然,不得已我只能暂时放弃,“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找到杨光,只要找到了他,那么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杨光,现在应该跟那些流浪儿在一起吧?

在我先后去见张初云和顾平的时候,李剑已经将排查网撒开了,与此同时刘法医以及市局技术科的同事们,也都对检材进行着加急鉴定和比对。当我手机响起来的时候,一切也都有了结果。

首先,张平衬衣上的血色指纹与碳酸氢钠溶瓶子上的完全一致,可以确定跟张平做交易的人就是他。

其次,高洋去养老院调查有了结果,苏沫的外公,的确在那里住了很多年,不过使用的是化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