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3 / 3)

加入书签

之后,就陷入了漫长的衰落期,一直到满清之后,跟国外接轨,才慢慢的提升上来,但是已经彻底的落后于这个世界。

历史给中国开了一个玩笑,在11世纪,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巅峰,国民生产总值,几乎占据了整个世界的九成以上,甚至科技什么的都已经是巅峰时期,冷锻的出现,让北宋的铁已经冠绝整个世界,甚至比起明末的那些铁都要强悍许多。

如果鸟枪是使用北宋的铁的话,故障率不会那么高,威力也会提高,可惜之后的战乱,再加上种种的机缘巧合,让中国在北宋之后,不是联创高峰,而是逐步的没落,到了清末的,鸦片战争时候,甚至连火枪都对付不了。

就拿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火枪来的说,排队枪毙的时代,火枪的射程,也就是100米不到,更强悍的是火炮,但是陆军能够携带多少火炮。

如果说,清军拥有北宋的步人甲,拥有北宋的神臂弩,怎么可能十几万人,对上几万人,最终是那么的战绩倒挂,哪怕是神臂弩,最少也能够杀死不少人。

更别说在东南亚的各种资源,比如说自然资源,再比如说,铜。

铜哪怕在青铜器时代,也是钱币,春秋战国时代的刀币,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到了青铜器被铁器取代之后,就更加如此,整个汉朝开始的中原文明,几乎都是铜钱作为主要货币的,整个中国的钱币史,从汉朝之后,就是一个铜钱的历史。

这些资源,无论是白银,还是铜,都是货币,只要弄到,就成为了钱币,从直接产生价值。

正因为,对海洋之中的财富非常了解,赵信这才这么重视海船,要走向海洋,给关键的点,就是船

中国到北宋时期,船舶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的非常高的高度,整个世界的航海船舶,特别是在亚洲这一点,多是中国做的。

历史没有如果,科技的发展,在必然之中,存在着偶然,一个天才的创意,一个独特的设想,一个试验场上面的意外,都可以造就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这一点,在21世纪,门类齐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更高的前提下,也存在着一定的运气,跟别说在这个时代,一个的天才的科学家,会推动某一项科技,十倍,甚至百倍的提升。

可惜,中国在11世纪,发展到了巅峰,然后就是1000年的沉沦,相应的,11世纪,正是欧洲最黑暗的中世纪的,那些是几十个骑士,几百个农兵的战争模式,在远东,已经是的大规模的集团作战了,也因此,在蒙古横扫天下的时候,一个偏师的2个万人对,已经打到了多瑙河畔。

赵信的穿越,是北宋的幸运,也是赵信的幸运,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差的时代,他拥有着鼎盛的人口资源,更是拥有着可怕的科技基础,这样才能够在卡牌系统的帮助下,勇攀高峰,在短时间之中整合,海洋是一个必然涉足,而且也必须涉足的项目,越快越好。

水密舱,硬质帆船,还有独特的结构,复合龙骨,这都让船舶拥有了很强的基础,仿佛海洋的大门,从此开始展开。

可是有时候,发展的太美好了,就不是一件好事,中国的船舶,到了北宋到达了巅峰,再到元朝的逐步没落,被外族拿走核心技术。

要知道,掌握着船舶制造技术的宋朝匠人,到了元朝时期,已经被一一奴役,在四等人之中,蒙古人是最高等,色目人是第二等,然后是汉人,再然后是南人。

南人身处最底层,要么不得不把自己的核心技术交出来,要么干脆就毁灭了,元朝的船舶制造技术,大规模的下降,到了明朝时候,通过公关和努力,暂时的弥补回来,诞生了郑和下西洋的宝船。

可是高昂的成本,彰显国威的做法,并不是贸易和商业活动,让这样的庞大的下西洋的活动,无法继续下去,宝船也封印了起来,到最后图纸直接的丧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