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顾盼(2 / 3)

加入书签

“关于改造炮弹的问题,为兄在任天津机器局总办后已经和英国工程师洽谈过几次,现在设备已经都改造完毕了,开始试着生产一体炮弹,至于效果还要看北洋水师的使用情况才能够定下来,不过中堂大人已经调拨银两,准备多生产些这样的炮弹以应付局面,可是天津机器局的资金非常紧张,组安心意我代中堂大人心领了,可是这中间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于事无补……”唐伯文有些忧虑的说道。

“现在发现这个问题是有些晚了,不过亡羊补牢未必不会没有效果。纪孟兄,尽人事以听天命!”谭延闿看唐伯文神情黯淡,只好安慰的说道。

“组安,本来你的大好日子为兄应该多留几天才是,不过为兄接任天津机器局不久,这里里外外的事情实在是太过繁杂,所以我打算明天就要乘船回天津,正好两天后北洋水师的一艘战舰要从上海赶回天津,我也正好搭乘,说不得要走得早些了!”唐伯文笑着说道。

“无妨,纪孟兄身兼重任理当如此!如果家父允许的话,这封说和的信我想亲自北上交给翁书平,一来也表示诚意,二来也是为明年大考做些准备……到时候小弟我可能要在京师常驻一段时间了,少不得要到纪孟兄那里去蹭饭!”谭延闿也笑着说道。

“组安,你刚刚完婚就要离家北上?!明年科考到底还是时间尚早,这送信也可差别人去做,哪里用得着你亲自北上?!”

么打算或是不方便的事情需要在下或是家父去做?!微笑着说道。

唐伯文听后笑着说道:“不错,中堂大人希望组安能够说服令尊……”

“呵呵,写信给翁书平自然是没有问题,这点不用过问家父,我就可以做主!不过纪孟兄应该知道中堂大人和翁书平之间的纠葛,这信是好写,就算家父得罪了翁书平也没有什么,不过关键的是这作用未必会如中堂大人所期望的那样啊!”谭延闿说道。

唐伯文听后苦笑的说道:“中堂大人对此也是颇为无奈,只是当年翁家贪生怕死,又是南派清流之首,对于当时的大军作战阻碍太多,若是当年曾文正公对此视而不见的话,将会无法服众……”

谭延闿摆摆手说道:“家父虽然喜爱翁书平地字但并不代表他对其人品也很欣赏。孰是孰非。家父这点分辨能力还是有地。现在局势危急,就算要得罪翁书平,家父也是不会在乎的。他翁家两代帝师也未必敢拿家父如何。不过怕就怕中堂大人当年既然和翁家结下这等大仇,翁书平哪里会善罢甘休?!只能够是尽人事以听天命耳,这点还需要纪孟兄代为向中堂大人转达!”。

“家父已经提过了,明年科考差不多在明年四月开考,家父也希望我能够早些到京熟悉一下环境,早走晚走对我来说都一样……本来小弟是不想这么早成婚的,原本两家约定是明年成婚,不想小弟这里科考非常顺利,开会试又有这么多规矩,不是每年都有,所以早些熟悉一些也是更有把握,所以才提前到现在成婚……”谭延闿苦笑的摇摇头。

唐伯文听谭延闿肯应下这件事,虽然心中对于翁同龢是不是会接受谭钟麟的劝谏暂时放下和李鸿章地敌对状态没有半点把握,但是至少谭氏父子肯做出这样的姿态已经实属难得。

“对了,纪孟兄。上次提及日本舰船所使用的炮弹是整体炮弹,这件事查的如何?可有什么结果?”谭延闿不愿意纠缠这些官场上的是是非非,尽管他总有一天要继承老头子的衣钵必须要直面这些问题,就是现在他也在自觉不自觉中参与到这些政治斗争中来,但是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相比之下即将到来地中日对决才是他所关心的,后世历史中对于这场战争除了清廷的软弱无能甘心卖国之外,最为诟病的便是北洋水师所使用的炮弹问题,所以他更加关心这方面的事情。

唐伯文肃容说道:“这件事已经查清楚了。根据驻日公使汪凤藻两个月前的来电,已经非常明确的证实了日本海军所使用地炮弹都是组安所说的那种整体炮弹……不过就是炮弹内所装填的火药还是褐色炸药,并非是组安所说的无烟火药,但是听闻日本人已经在开始试着生产无烟火药了。至于装备了多少还很难说,他们防范地很紧……”

“呵呵。不管怎么说,北洋水师的炮弹装药还是走在了日本联合舰队地前面,至于这炮弹问题,中堂大人可有什么话说,若是缺钱的话,小弟这里多少也可以尽一份心,毕竟国防大事大过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