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3)

加入书签

这一声呼唤把赵清澜从回忆中叫醒。

他压下心头的疑惑,回答谢思巍的问题,“如此说来,这事是太子所为?”不用推敲,赵清澜就直接怀疑到了太子头上,毕竟这些年三皇子最大的对手就是太子了。

“是啊,当时我们查出这事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竟然能和太子扯上联系,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谢思巍分外满意。

“那太子做这事的动机是什么?他贵为一国太子,实在没有必要这般行为啊,他是储君,那河东亦是他的子民啊。”赵清澜将心中的困惑说出声,心中那股异样的感觉始终挥散不去。

谢思巍笑了,“太子年少得意,行事不谨慎也是自然的,又性情奢靡,贪好享受,什么都是要最好的,可是东宫那点俸禄怎么够他花?他就把主意打到了外派官员上面。接受了一些官员的投靠和孝敬,”说到这里,谢思巍叹了口气,道:“其实这个也并不过分,只是太子太过识人不明,竟也接受了那般蠢物的投靠,那蠢物将修河堤的银子调了出来,留给自己享受,剩下的孝敬上峰,可是修河堤之事哪能作假,这黄河口当年就决堤了,可怜那些世代居住在黄河边上的百姓。”

赵清澜到京稍微休整后,就根据恩师给的地址,找到了恩师的住处。

虽然恩师现在是三皇子党派的人,但是在外人看来,他很是不得三皇子的欢心,所以门下座徒在岭南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回京都没有捞到一个油水差事,反而被放到了国子监,让不明真相的外人看了都暗暗发笑,说实话,凭借着赵清澜的功劳都可以被放到富庶之地继续给自己官场生涯增添颜色了,然而.....

但是只有三皇子的心腹才知这位谢思巍谢大人,即赵清澜的恩师,在三皇子府上是多么被看重。

赵清澜的恩师向来是一个分外简朴的人,他到京城定居后,把妻子留在家乡伺候父母,自己仅带着一个老仆上了京,所以他住的地方也是官府同意安排的官邸,小而逼仄,赵清澜便是在这种环境下与阔别已久的恩师见了面。

“师傅,徒儿不孝,未能伺候在您老人家身边,还让您为徒儿殚精竭虑,徒儿知错了。”赵清澜一见到坐在正堂缓缓饮茶的中年人,立刻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赵清澜明白了,最后,他又问了一个问题,“那这事情你们是从谁口中得知的,物证人证可俱全?”

“自然是有的,不过话说回来,你也算是人证之一呢.”谢思巍看着长身玉立的弟子心中默默感叹,想起了当年那个没有长辈帮助,一人上门求师的少年郎。

“乖徒儿,快起来吧,是这造化弄人,造成这种结果也非你我所愿啊。”那人立马下来把赵清澜搀扶起来,只是脸上却似有万千思绪,“委屈你了,回来只能在国子监任职,这是委屈了你的才干啊。待到那贼子倒台,到时候就是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了。”谢思巍目光炯炯,胸有沟壑万千。

都是聪明人,恩师这话一出,赵清澜就意识到了什么,“师傅,您,您这是?莫不成已经抓到贼子的把柄了?”不然在没有肯定把握的情况下说这种话。

谢思巍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道:“清澜,你还记得当年河东受灾一事吧?那一年黄河决堤,多少难民的家园被大水冲毁,流离失所,之后的瘟疫更是让百姓死伤无数,当年圣上大发雷霆,那段时间,天天都有人被问斩,可是,现在三皇子已经找到了证据,证明这河东受灾一事乃是人祸,并非天灾。”

“河东受灾?”赵清澜喃喃自语,忽然忆起小时候自己也似乎见了很大的火,还有血,耳边隐隐伴着呼号声。他眉头紧紧的蹙了起来。

谢思巍看着这个陷入沉思的徒弟,心中忍不住有些疑惑,“清澜,清澜,你怎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