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记事(双重生) 第10节(2 / 5)

加入书签

秦成接过,道:“俱都是穷苦人家,没得这劳什子讲究。”说罢,把手中米面递过去:“嫂嫂请拿着,一点子心意。”又从怀中掏出糖来给两小孩,两小孩也不看他妈脸色,飞快送到嘴里。

张桂花一瞧,边呵斥两小子,边推辞:“秦兄弟,你也不容易,快快收回去罢。”床山的刘二狗也道:“现今我也大好,快收回去罢。”

秦成不答话,只把米面一放,临走也没带走。他此时见刘二狗脸色大好,心中也欣喜,又见屋角也有米面,心下又生疑一来,问道:“怎不见大丫?我还给她留了糖。”

此时,床脚两小子拍手笑道:“卖咯——卖咯——”“瞧病、吃馍馍——”张桂花顿时双脸涨红,上去给两人一个一巴掌,打得两人直叫唤。

你道为何如此,只因那日张桂花瞒着家人送大丫去百里街处,回屋刘二狗便问大丫去处,张桂花泣声道:“卖了、卖了。”屋里小,两小子年幼不晓事,问道:“甚是卖了?”张桂花只道:“便是大丫去给你爹瞧病、给你两买馍馍吃了。”因此,两小子拍手称喜,脑中记下几个词。

王婆婆见她瘦小,双目通红,道:“哎哟,这可怜见的,这是怎得了,有事与婆婆说。”刘大丫只抹泪不说话,王婆婆又道:“可莫听那些闲言碎语,这里的主家是个神仙娘子,心肠好,只老老实实做事罢,好处多着了。”后一一指点刘大丫,刘大丫倒有几分聪慧,学得有模有样。

只午间,后厨摆上饭菜,四个汉子一桌,刘大丫并着三个婆子、马氏一桌。刘大丫望着桌上摆着杂粮窝窝头,大骨汤与一盘青菜,眼睛发直,马氏坐她旁边,夹了个窝窝头给她:“别拘束,快吃罢。”

刘大丫接过大口往嘴里塞,边死命往下咽,边流眼泪。待饭毕,刘大丫复上工去了,此等杂事,暂不多叙。

至戌时三刻,马氏叫来大丫,送她出门把工钱给她:“这儿一月是五百钱,我这儿压两百文月底一起结,这是十文。明日早辰时正开工,虽只有你一人,可不要迟到偷懒,不然扣你工钱。”

刘大丫双目瞪大,不敢置信地接了十个铜钱,紧紧攥着,又流着道:“多谢太太。”马氏家中也有一女,见她如此心中也难受,忙给她擦擦泪珠儿:“我也只是个帮人的,这里东家另有一人,她才是真正善心人,日后遇着了去谢她罢。今日也晚了,我叫人送你,日后人多了便好了。”

秦成听后眉头紧皱,叹道:“何至于此。”张桂花哭道:“有甚法子?那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但凡有一点法子,我也不让她去让人糟践。他爹再不请个好大夫,怕是一辈子躺下了,家里也没粮食下锅,怕到时候全家一块儿没了。”

刘二狗也两行清泪往下淌,一手锤着胸口,苦道:“怨我这个废物。”两小子也骇得哇哇大哭。一时间,屋内哭声一片。

秦成双目微红,他自怀中取出几个散碎银两,递给张桂花:“嫂嫂,这银钱你先拿着花用。”

张桂花摆手:“你本是我家恩人,没得我家不给你钱,反倒是你给家里钱的道理,况且也是你血汗钱,可不能无耻在要了。”说着,又哭了起来:“我知你们都觉得我是个狠心的,可家里,一斤糠吃了一个月,现下,连糠也没了,难不成一家人全饿死?况且,她回了又有什么好去处了,待明年也怕是给个瘸腿汉子,挨穷受苦,世人皆是笑贫不笑娼的,虽去了那处,但也能吃饱饭了。”

两个汉子送她到半路,见她到家便回转了。刘大丫直直望向那低矮屋檐下走出的妇人,又隐约闻到米香,眼中既有眼泪,又有怨恨。

她抹了抹眼泪,转身走了。张桂花涮着碗,若有所觉抬头喊道:“大丫、大丫!是你吗?”刘大丫听着,眼泪掉得更凶,步伐也加快了。

没几日,刘家又有一人上门,这个正是送刘二狗回家之人。此人名秦成,年方二五,生得虎背蜂腰,英武不凡,为人急义好勇,慷慨大义,本也是本地殷实人家,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早年他父亲为匪盗所害,母亲又早逝,家资被人侵占,被迫离家,他拳脚功夫了得,遂游历四方。现正盘缠耗尽,落脚城西。

这日,他提着五斤米面上门,看望刘二狗。他在门外便喊道:“刘兄,可有人在?”张桂花忙放下手中活计,推门出去,见是秦成,喜道:“恩公,快快进来坐。”秦成忙道:“当不得恩公二字,举手之劳罢了。”

屋内狭隘昏暗,又窗小,气味难闻,只一张床前摆着个缺腿儿的桌子,张桂花出屋端了碗水进来,道:“屋内鄙陋,秦兄弟莫嫌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