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毁誉参半范文程(2 / 3)

加入书签

由此足可见,王导的政治能力绝对不弱,智谋更是不差,完全有资格位列双白银!

………

【叮咚,召唤第四人,南北朝时期,北周著名大将,谍战之王韦孝宽,统帅98,武力92,智力99,政治95,魅力89;】

韦孝宽,南北朝时期的谍战之王,也号称名将杀手,一生之中不知道干掉了多少名将!

就拿高欢来说,这位可是一位被誉为小曹操的人物,他诛灭尔朱势力,把持东魏政权,为北齐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而王导这一生,共计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货真价实的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由于北方士族,与南方士族之间、王氏与司马氏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如果不能调剂这些矛盾,使之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就不可能建立东晋朝。

而王导一生的事业,就是调剂这些矛盾,因而造成偏安江左的局面,当然了,这个局面也是王导和晋元帝所专注和希冀的。

至于北伐恢复中原,虽然当时有祖逖等名将积极主张,但并未得到主事的王导,以及晋元帝的支持和信用。

所以,哪怕祖逖曾率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上,在淮阴铸造兵器,募兵得二千余人,并且屡次击败石勒军,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最终还是因为后继不力,一番举措付水东流。

而祖逖自己也忧愤而终,这不能不说是王导政治的思想,其中的一个消极方面。

不过,王导也是没有办法,南方士族本就偏安,北方又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就像当初的南宋朝廷一样,不是谁都喜欢北伐的。

可以说,正是王导在朝廷的居中周旋,才使得南方与北方的世家大族,保持一个平衡点。

就拿桓温的篡夺事件来说,如果不是王、谢两大士族的抵制,桓温的野心未必不能实现。

在桓温死后,由谢安执掌东晋的朝政,继续施行王导的镇之以和静策略,以桓温的弟弟桓冲做荆州刺吏,与谢安同心保护帝室,使得东晋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睦景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