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就是要让他体会一下(2 / 3)

加入书签

“泰安城还是要以谈为主!”令狐野道:“周至父子对大秦根本就没有丝毫归属感,我觉得,只要我给得足够多,让他们归附并不是难事。”

“萧长车想要的是剿灭北元,到时候大帅只需要把关外托附于他,他至少不会拖您的后腿,可是泰安城这对父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李国华有些无奈:“看不出,猜不透啊!”

“何必去猜!”令狐野挥挥手,“潮退之日,一切真相都将大白。国华,重要的是我们手中的力量。绝对的力量便可以无视一切约束和规则。现在我们手中储备如何?”

“已有三年存粮。”李国华道:“再给我三年,我还能为大帅您好储备两年存粮。”

“如此,我还有何虑?”令狐野大笑:“你还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这上头,那些蝇营狗苟之事,让知书去做便好了。”

“朝廷中还是有高手啊!”说到这些,令狐野也不由得感慨,“远在千里之外,却还能精准地把握到我、萧长车以及泰安城之间的这些利害之处,轻轻一出手,便让我疲于应付,只能说佩服之至!国华,你猜猜,出手的这个人到底是谁?”

“大帅,这个不用猜,只怕都有份儿。在这件事情之上,他们是有志一同啊!将大帅拖在关外,无法分神顾及到关内,他们就达到目的了。”李国华道:“所以张若这个人,必须要处理好。”

“还是按以前议的预案来做吧,既然是来关外效力,那便去远安做个县令吧!”令狐野投笔于案,道。

“远安太靠近北元了,历来是我们双方绞杀最激烈的地方,去那里,万一有事?”李国华有些踌躇。

做为令狐野的头号谋士,心腹干将,他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眼下,正如他先前所说的,令狐野想要争霸天下,那这名声,就顶顶重要。

说曹操,曹操便到。

令狐知书推门而入,脸上满满都是喜色。

“叔父,哦,不,大帅,那厮入瓠了!”令狐知书笑得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根:“您猜去下手的人是谁?居然是万峰的儿子万友,被我们拿了一个正着之后当场审问,还没有用大刑,就是只让他看了看刑房中的那些玩意儿,这东西便全都招了。屠灭那三个镇子的,不是陈良,而是这个万友,他奉了万峰之令去了陈良的辖区,然后带了一队人马去做的,所得资财,几乎全部都运回到了振武城!”

令狐野为国戍边数十年,让北元不能南下半步,比起关内某些人来说,名声自然要好得多,如果因为张若这个人而破了功,未免太不值得。

“大秦立国数百年来,为抵抗蛮族,死了多少大秦好男儿!令狐野执掌关外大军之后,我令狐一家在关外又战死了多少儿郎?大家都死得,他张若就不能为国为民死一回?”令狐野不屑一顾:“更何况,远安是萧长车的防御区域,张若死在那里,首要责任人便是萧长车,国华,这件事情,你先安排一下,做个预案,该放的风声先放出去。”

“明白了。”李国华心领神会:“张若如果没死,那是大帅心胸宽广,有人不拘亲疏,张若本是罪人,一到关外便被大帅任命为一县之令。可如果死了,那可归罪于萧长车,也能逼迫萧长车只能与大帅更亲近。下去之后,这先头的舆论我得蕴酿起来。”

令狐野点点头,“北面传过来的情报,北元虽然损失不小,但还是击败了南下的最大的几股胡人部族,战事已经基本平息下来,接下来他们需要几年时间消化他们的胜利果实,这几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最为关键的几年。深挖洞,广积粮,周致当年说得这六个字,可谓深得我心啊!”

“泰安城的关键是李大锤,周致充其量就是一个武夫而已,没有了李大锤,泰安城其实不足为虑。”李国华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