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动身 迎接(2 / 6)

加入书签

事实证明消息是误传的,便是要将他这位不肖子孙支开。

卢照邻对此颇为内疚。

何况他只是外放镇边,又不是死了。

安排了文坛方面的事情,陈青兕特地留下了卢照邻。

“此去百济,在下需要幕僚协助,升之可愿随我一并前往百济?”

陈青兕这位熊津州大都督拥有招募幕僚的特权,可以挑选一部分人充当助臂。

为了便于自己处理公务,他打算在京中招募一些文人雅士去百济。

上官仪还是那个上官仪,已经身在局中,而薛元超却有所改变了。

历史上薛元超是被贬巴蜀,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心性大变,从而摒弃对宫体诗文的执念,开始力主诗文改革。

但现在受到陈青兕的影响,盛唐体的刺激,心态提前转变。

现在的他,真心诚意的接受盛唐体,并且热衷于改革转变。

对于文坛的改革,陈青兕更加看好薛元超。

卢照邻是最合适的人选。

卢照邻的身份有些尴尬,他是五姓中的卢姓,留在京中很多时候会有身不由己的情况。

便如在盛唐体与宫体诗交锋最激烈的时候,卢照邻就因为家中传来他至亲摔倒病重的消息。

尽管卢照邻知道这消息大概率是假的,但身为人子,他不敢也不能去赌那一点点的可能。

若不是骆宾王及时归来支援,保不准得逼出陈青兕的大招。

只不过李治也掺和其中,这位天皇大帝对于文坛上的事情可没有兴趣,只是有心推动文化改革,来消减关东士族的影响力。

得有人负责协助李治来干此事,上官仪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至于他们会不会暗中捣鬼,陈青兕倒是不在意。

上官仪已经输了,在没有比《春江花月夜》更好的宫体诗出来之前,他翻不了身。

在大众都接受了盛唐体的自由之后,谁还会在意空洞的宫体诗文?再说京中还有张柬之、富嘉谟、杜审言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