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败犬(2 / 6)

加入书签

华夏文化,自魏晋风骨之后,传到南朝齐梁陈这里,已经走偏,向绮丽奢靡靠拢,形成旖旎浮艳的文风,以至于有了诗至于齐,性情渐隐,声色大开之说。

诗如此,歌亦如此。

诗以生色浮艳为主,歌自然也是以靡靡之音配合。

靡靡之音,倒也并非没有好曲,但程伯献这种粗人实在听不惯。

而陈青兕取自李白的这首诗,充满了凌云壮志以及强烈的用世之心,诗中一字一句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程伯献这个右卫亲卫地位不低,可真要说起来就是一个站岗的,他是能逃就逃。

程伯献当下也不管什么上值不上值,跟着人流来到了翠香楼。

翠香楼位于街角,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青楼,平时以招待一些家境一般的商贾士人,突然涌入了大量人流,直将街道围的水泄不通。

程伯献身子壮硕,臂力过人,一路推搡,进了楼内。

这刚进入大厅,耳中便传来嘹亮的高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不由的起了一阵鸡皮疙瘩,有着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全新的曲调也是激昂向上,与靡靡之音正好相反。

听多了靡靡之音,听多了龟兹的胡乐,突然来了一首不一样的华夏风音乐,配合绝顶好诗,那种感觉,程伯献无法用言语形容,只恨自己才疏学浅,只能高呼一句“好”,来表达自己万千感慨。

程伯献在翠香楼仿佛听了十数遍,方才知足。正想动身去上值,心念却是一动,自己一人捧场没意思,得让自己认识的兄弟一起知道自己先生的厉害。

当即也不管上值的事情了,四方招呼狐朋狗友一并欣赏。

唐朝这时候没有什么版权概念,很快平康坊的其他青楼,也偷师成功。

这个时代娱乐设施匮乏,歌舞是最重要的放松陶冶情操的活动。

唐朝的歌舞在上流社会很是常见,即便是皇帝王孙也常在宴会上起舞作乐。

程伯献也属于上流社会中人,宴会往来必不可少,也会跳舞,也喜音乐,舞跳的还不错,胡旋舞是他的拿手好戏。

至于音乐,他喜欢的是龟兹乐,也常听龟兹乐,对于华夏自身的音乐,程伯献,除了秦王破阵乐外,其他的不爱听。

无他,对于程伯献这种粗人来说,华夏流传的音乐太妖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