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战略反攻(3 / 4)

加入书签

哪怕最先进的主战坦克都换装了140毫米的坦克炮,可能够发射贫铀穿甲弹的120毫米滑膛炮的穿甲威力并不比140毫米坦克炮弱多少。

电磁反应装甲“金鳞”的防护性能,现在就要接受真正的考验了。

不过好在伯尼哈尔山口地势狭窄。巴基斯坦装甲部队难以在这里展开,真正对伯尼哈尔山口发起的突击作战只有不到2公里的进攻正面,对于印军造成的压力并不是很大。

但是半个小时后,印度防线后方的一个**装甲旅突然遭到了从背后袭来的排山倒海般的重炮轰击,中国部队的炮火准备开始了!

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强大的火力完全将印度军队的火炮阵地压制住了。

为了压制住伯尼山口巴基斯坦装甲部队的突击,所有的印军火炮都朝着伯尼哈尔山口射击,突然遭到背后的炮火轰击。

印度军队一直到战斗打响都没有发现有敌军深入到自己的背后,而中**队则早早了解到敌人兵力的部署,连炮兵阵地的具体位置都一清二楚。

另一方面,印度总参谋部对于巴基斯坦可能的西部攻势意见不一。

伯尼哈尔地区被巴基斯坦夺取。可巴军也并没有发起进一步的攻势,印军总参谋部错误的判断巴基斯坦在近期不可能在西部发动大规模的反攻。同样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地面侦察。

印军注意的焦点也放在了克什米尔谷地西边同巴基斯坦的边界上,主要的侦察也放在这个地区,南伽蜂冰川谷地完全被印度总参谋部忽略了。

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志愿军的三个步兵师完成集结以后印度还没有发现这支奇兵。

第四日上午,志愿军的三个师完成了进攻前的一切准备,三个师排列成一条直线,第一师在北,第三师在南,第二师居中,以第一师为原点,从三个师自南向北构成一条直线的攻击线,围绕着第一师成扇形向伯尼哈尔山口的印度守军背后发起攻击。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印度败的一点都不冤枉,中国胜的也没有丝毫的侥幸。

没有了敌人炮火的压制,巴基斯坦装甲部队趁机有部分冲过了伯尼哈尔山口。在伯尼哈尔山口一线守卫的是印度的步兵部队,前沿阵地很快就丢了。

占领了前沿的巴军先头部队迅速在这里建立了桥头堡,守卫阵地不被发起反冲击的印军重新夺取,掩护后继的装甲部队迅速通过伯尼哈尔山口。

南边战线上中**队在完成了炮火准备后,立刻发起了进攻。同上次对印度西路军三个摩托化步兵师的进攻不同,这次面对的是印军5个**装甲旅构筑的防线。

以t55为主,间杂一些m60的印度**装甲旅装备的主战坦克105毫米线膛炮和120毫米的滑膛炮的威力可不像单兵火箭筒,尤其是120毫米的滑膛炮。

整个进攻正面达到了30公里,这是严格按照中央军委给新型师制定的作战条令“对于无准备之敌的进攻正面要达到10公里突破地段”的要求进行的部署。

志愿军三个机械化步兵师就要在30公里的地段上全面突破印度4个师5个机械化步兵旅的防御阵地。

巴基斯坦集结在伯尼哈尔山口以北的装甲部队也将发起攻击,同来自华夏联邦的三个志愿军步兵师对印度守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上午时分,战斗便打响了。

距离印军最近的巴基斯坦装甲部队首先发起攻击,这次攻击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印度守军的估计,巴基斯坦竟然发起了整旅规模的突击作战。同总参谋部的巴军不会发起大规模攻势的判断完全不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