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参观厂区(2 / 5)

加入书签

在这个马林迪新城工业开发厂区里,目前只有一家小型肉食品加工厂,一家纺织厂、一家布匹印染厂和一家缫丝厂开工了。

还有一片空地是用来建设一家炼油厂的,不过连地基都没有挖,还在等第三批国内移民的到来,那时候会有一支工程建设队。

炼油厂可是伊子卓的命根子,也是伊家的核心产业,就算是工厂建设也不能丝毫马虎。

除了炼油厂。其他几家工厂都只占了很小的一片区域。

根据伊子卓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他认为肉罐头、坯布、毛仿以及色布的预计规模已经足够大了,现在这些产品将会在肯尼亚占据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份额。

周飞火也乐得看着对方炫耀,很多时候。倾听也是一种与别人打交道的好办法。

伊子卓自己搞出来的这个管理制度,在真正的管理学专家看来还相当的粗糙,同学术界的系统科学管理理念还有很大的差距。

可是在实际应用中,伊子卓想到的这已经足够了,这完全能让他可以和世界上的大公司在管理上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了,剩下的只不过是在经营活动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了。

一本厚厚的《科学管理原理》,在周飞火看来,只要真正用好其中的某几个要点,就完全足够了。

唯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是否有效和适用。

要是再继续扩大规模,那样下去就只会和一些西方企业行成恶性竞争的局面,同行的企业之间,为了生存只能通过不断地压价销售来抢占市场,这就会导致边际效益,对商业利润的增长不会有丝毫好处。

更何况,东非当地民间,本来就没有多少钱可以用来消费,这里的市场容量很小。

因此。伊子卓更想着是要提炼石油,返销国内,这才是赚大钱的勾当。控制了能源,就控制了一城乃至一国的经济命脉。甚至能够影响国际政治。

虽然周飞火很清楚,如果把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到马林迪的城市经营建设上,这里将会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不过周飞火也明白,欲速则不达。

现在的马林迪,算上新城区,总人口是三万五千余人,其中只有一千多人是华裔,占总人口的三十五分之一。

剩下的都是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黑人,这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你想用复杂的管理条例去约束他们,简直是笑话。

他们估计连内容都背不齐,谈何遵守?

在听完伊子卓介绍了新城工业开发厂的相关情况后,周飞火又提出想要去各个工厂看看。这其实也是为了能让伊子卓有更多炫耀的机会,算是投其所好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