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纺织产业(3 / 3)

加入书签

伊子卓自己,朱豪可,以及眼前一个在上海念过会计学校,刚来到马林迪这个小城镇的中国会计。

伊子卓自己不会会计,只管大钱,小钱给朱豪可当出纳,会计做财务。他自己把最后的账目交给计算机里面的会计软件,依托庞大的数据库做简单的数据分析。

所以,经过三方核账的财务是绝不会出问题的。

“朱豪可,刘常山,你们都进来吧。”

朱豪可和会计刘常山简单一合计,就由刘常山开始简单报账,都是一些大方面的,算是月终总结前的预报。

当然,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配合军工厂生产步枪。

虽然技术人员不缺,但毕竟整个马林迪小型工业带的构成非常不完整,目前的进度是即将仿制出来第一支步枪。主要的问题在于,有生产线有技术,却没有合格的足够的工人。

总的来说,目前实现绝对盈利的只有一个被服厂,机械厂虽然能接一些机械修理和定购单子,但始终是少量。

不当家不知油米贵,几家小工厂的工人加起来有六七百号人,虽然一部分的工钱又通过种子肥料等回笼,但本着藏富于民的想法,伊子卓并没在工人身上动心思,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才是正事,工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此之外,那几十号沿海技工和洋人的工钱,一个月需要两千华元,其他工厂的损耗费用,原材料采购,机械补充采购等费用,更是一大笔钱。

“因为采用了我们掌握的新型紧凑耐磨材料,被服厂一共生产新式被服等十万件,出口共四批次,八万件,共计160万华元,盈利100万,这是我们今年最大的收入。”

刘常山是个腼腆的书生,说话的声音都细声细气的,他面带喜色地报出了第一项大收入。

伊子卓自己则满意的点点头,自己出技术,优惠卖给当地的商人,忽悠这些土猫采购了新设备才生产出了一种更为耐磨的布料,这才能大规模生产被服。

另外,当地商人联系上其他肯尼亚军阀买家的时候,对方居然异常高兴地接手了这几批军服,不然,被服厂的服装也卖不了这么快。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正是有被服厂的新型耐磨被服卖到东非市场上,又有一些当地商人买走了新式织布工艺和肥皂生产工艺的钱,伊子卓才有更多的资金进行生产发展生产。

不然,几家小工厂虽然是小麻雀,也得把张蜀生给愁死。

“朱豪可,有事?”刚去小水电站看了看,回到家中就发现朱豪可带着那个新来的小会计在门口等了很久了。

“我的伊老板啊,这不是要月结了吗,我就来给你报报账。”

如今朱豪可是伊子卓的大管家,伊子卓的会计账目都是由三人负责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