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产业迁移(3 / 4)

加入书签

整个武汉江港一年的货物吞吐量高达一千七百多万吨,集装箱十二余万标箱,这还是在长江运力受限的情况下所达到的。如今长江航道已经疏通,未来的发展更是不可限量。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土地、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兴华社的人力资源部曾经做过调查,发现武汉的劳动力价格,几乎与几个沿海开放城市差不多。

以往,为了降低劳动力价格,集团经常到鄂省南部的一些山区市县去招收工人,但如今,连从山区来的工人的工资水平也已经无法再降低了,这就是进入了所谓发展的瓶颈期。

“地价高,劳动力成本高,这都是好事啊,说明咱们已经是发达省份了。”刘永灼笑着对邓汉生劝着。

邓汉生大摇其头:“小刘,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国家评价各省工作的好坏,不光要看你的绝对水平,还要看你的相对水平。的确,江南省的人均收入目前已经排在全国的前五名了。但我们的发展速度已经快要垫底了。”

“目前。长江中游各省都在大力地搞招商引资。咱们鄂省在这方面,有些落后了。我这个当省长的,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啊。”邓汉生这回也换上了一副焦急紧迫的神情,这种为国为民的形象,可不是随便可以练就出来的。

刘永灼呵呵一笑:“邓省长。咱们鄂省在招商引资方面,一向是长江中游各省做得最好的。怎么在你眼里,反而是落后了呢?你这不会是爱之深、痛之切?”

“小刘。你这段时间可能一直在百色考察,没有关注外面的事情。自从联邦政府对长江进行疏通以来,沿长江一线的开发可是如火如荼。咱们过去的确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这两三个月以来,咱们的招商成绩反而不如兄弟省份了,这事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有这样的事情?”刘永灼顿时诧异着惊呼道,“邓省长,我离开百色之后,是特意坐船沿长江赶来武汉的。一路上,我倒的确看到兄弟省份在大力建设开发区,并且成效显著。”

“不过,咱们武汉的区位条件也不差,而且发展得更早,基础比兄弟省份那些新建的开发区要好得多,为什么反而在招商上缺乏竞争力呢?”

“大家都说江南省是发达省份,可是你一年才增长5%,人家增长20%。你让我这个省长的脸往哪放啊?”

“呃……”刘永灼真心被邓汉生给噎着了。

这一刻,他开始怀念赵彩珍,真该把这个小妮子找来,给邓汉生讲一课如何拒绝生产总值崇拜的课。

在百色这样经济落后的地方。谈什么破除生产总值崇拜,完全是痴人说梦。但对于鄂省这种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省份,其实真的没必要再去追求更高的速度了。

不过,刘永灼也只是在脑子里这样想一下而已,他知道。中国的民生经济还不到高枕无忧的境地,所以从最高层的头脑中就有加把劲顶硬上的意图。

“刘总,你有所不知。”现任的武汉市长胡致访插话道,“咱们整个武汉工业带的硬件条件,在长江中游各省建立的开发区中间,是首屈一指的。咱们武汉港有四个集装箱码头,四个散货码头,武汉机场的规模在全国来评,也就仅次于广州、上海和南京这些大城市。”

“可是,问题也就出在这了。因为咱们这里开发得早,地价、劳动力价格等等各方面的价格都比那些新建的开发区要高得多,这样一来,可就是把那些投资者给吓跑了。”

“原来如此。”刘永灼恍然大悟,其实,这一点是他早就应当想到的。

由于古文会的崛起,中国工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如今位居长江中游的武汉俨然已经成为整个南国的一颗明珠。仅武汉一地,年产值在一亿以上的大企业就有十三家。

其中还包括华扬重工这样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巨无霸,至于中小型企业,更是数不胜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