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如此巧合(3 / 4)

加入书签

针对刘永灼的这些担心,王振华当然要把事情说清楚,你找人借钱。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藏着掖着?

“刘总,不瞒你说。我和卓珍想开的这家机床公司,产品主要是原来九鼎机床公司的几项主打产品。这些年。我在九鼎机床的北方分公司担任重要岗位,有关它的主要产品的一些技术核心,我都了解了,这就是我敢于出来开公司的原因。”

他哥哥王水炆是兴华社的在册高级技工,收入同样很高,也有一些积蓄。

不过,哥俩的钱加起来,也不过是两百万的一个零头而已,这是肯定不够的。更何况,王水炆对王振华厌恶到了极点,一见面就想揍他,哪里还肯借钱给他。

王振华还有一个借钱的对象,就是华扬机床公司的副总经理施连根,这人是华扬重工的高管,手里拥有股权,历年的分红积累起来,还真能凑出几百万。

施连根和王振华是老乡,按辈份算,王振华应当喊施连根为细叔,算是有点亲戚关系的。不过,当王振华去向施连根借钱的时候,也同样遭到了拒绝。

对方拒绝的原因,一是觉得他背叛了华扬重工,为人不地道。第二则是担心他年幼无知,这样随便开个公司会赔钱。后一个理由。就属于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了。

王振华道出实情:“我不想给他们打工了,我想自己开一家机床公司。”

“不会?”刘永灼又有些吃惊了,“开机床公司,那得多大的本钱啊?你不会是想找我借个一亿?”

“用不了一个亿,我大概需要两百万左右。”王振华早有计划,“我这个机床公司前期产品会比较单一,主要配件都是外购,我们只是做集成,所以资本的要求不算太高。”

“哦,是这样。”刘永灼这下有些明白了。

像华扬重工这种规模的机床公司,产品的大多数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的,只有极少数标准件,例如控制芯片、丝杠、精密轴承之类的,会从专业厂家购入。

王振华见从亲戚手里借不到钱,便想起了刘永灼。他知道刘永灼手里是有很多活钱的,几百万对于刘家的财富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

同时。他也知道刘永灼非常开明,对于他辞职一事并不记恨,所以应当是有可能借钱给他的。

王振华先到了刘永灼的家里,结果只见到了刘家的管家和刘永灼的母亲,他们告诉王振华,刘永灼到市里面去了,而且可能会呆一段时间。王振华心急如火,便带着梅卓珍直接敢到市区来了。

“振华。创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知道你对机床很有悟性,可是机床设计方面,你了解得并不多。还有,现在国内的机床基本都开始数控化发展了。你在这方面的积累足够吗?”刘永灼诚心诚意地问道。

王振华对刘永灼的为人非常了解,他知道,刘永灼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他不愿意帮忙,而恰恰是说明他对自己非常关心。担心自己考虑不周,陷入困境。

这样一来,公司就必须拥有各种生产设备,包括铸锻、机加工、热处理等等,固定资产总值非常高。

而王振华所说的那类公司则是另一种情况,大多数的部件都依靠采购,自己只做机床的设计以及核心部件的生产,这对于固定资产的要求就非常低了。王振华说的两百万,基本上就可以支撑起一家这样的公司来了。

“可是,振华,两百万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啊,你确信你的公司未来能够有足够的收益来收回这两百万吗?”刘永灼好意地提醒道。

王振华却胸有成竹:“刘总,这个问题我是认真研究过的,还和很多机床客户聊过,他们都愿意采购我提供的机床。其实,我本来不想麻烦你的,我去找我哥和借钱,他都不愿意借给我,我又不认识其他的有钱人。想来想去,我觉得也只有你能够理解我,愿意给我支持的。”

王振华自己在九鼎机床公司拿的是高薪,这些年也有了一些积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