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技术图纸(3 / 4)

加入书签

这是一张水压机的结构略图♀种“三梁四柱”的外观,对于刘永灼来说是非踌悉的了。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样的外观之下所蕴含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孟万林向刘永灼解释了。

“刘总。你看,在咱们以前的万吨水压机上,采用的是圆型立柱♀种立柱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但缺点在于间隙不可调节,导向精度低,导致动梁的定位精度差,这会直接影响到锻件的精度。”

“这不,我让小女去找你,把你带到这里来见面。如果你直接到我们公司家属区去,让别人看到了,传到范总耳朵里,对我有点麻烦啊。”孟万林连连解释,对于自己的这番举动颇为尴尬。

刘永灼却是心情大好:“孟工,是机械部的李部长向我们推荐了你,说你是搞水压机的权威,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你。至于等上五天,算不了什么。”

“李部长谬赞了。”孟万林十分谦虚。不过,听说李嘉健一直都记得他,孟万林还是非吃豪的。

“当年搞万吨水压机的时候,我给李部长打下手,他教了我很多东西。其实,当年参加那个项目的专家还有很多,但这么多年过去,他们差不多都退休了。我算是最年轻的,还能继续出点力。”

“孟工,客气的话咱们也不必多说了,我只想确定一点♀么多年了,你的专业有没有扔下?换句话说吧吨的水压机,你有没有把握搞出来?”刘永灼开门见山地发出提问。

不提范博超在那自欺欺人地以静制动,这边刘永灼也没闲着,在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之外,他居然还不知从哪搭上了一个才十五岁来岁的漂亮姑娘。

此时正跟着对方在长沙市的小巷子里转悠呢。

“姑娘,你打算把我带到哪去啊?”刘永灼笑呵呵地问着身边的姑娘,有美人在身边。他一点也没觉得这样逛街有什么辛苦的。

“快了。”姑娘简单地答道。

在转过若干条小胡同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这是一处建于民国时期的旧单元楼,他们要去的那户人家住在五楼。

“这几天,听说刘总因为这件事找我,我虽然没有出来见你。不过在家里也把一些资料好好地看了看。我觉得,如果还按当年上海那台水压机的设计,只是把压力从1.2万吨提高到1.5万吨,我还是有把握的。”

刘永灼微微一笑:“你刚才说的如果,那如果是另一种设计呢?”

“上海那台水压机。在当年算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但从今天的技术来看,还是有很多遗憾的。我觉得,如果我们要新建一台水压机,而且压力比原来的大出25%,最好能够修改一下设计。”

“孟工还请详细讲讲。”

孟万林把面前的茶几推开,然后从身后拿出一张图纸。直接摊开在地上□永灼见状,也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孟万林身边,和他一起蹲下来,察看着这张图纸。

“我们到了,刘总,这是我小姑家,我爸在屋里等着你呢。”姑娘拉开房门,对刘永灼说道。

屋子很小,不过看起来很敞亮。在客厅里,坐着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看到刘永灼进来。他连忙站起身迎上前来,抱歉地说道:“您就是刘永灼刘总经理吧?我是孟万林。”

“呵呵,孟工,我总算见着你了。你瞧,闹得跟特务接头似的。”刘永灼笑着与孟万林握了握手,然后双方分宾主坐下。

孟万林的妹妹也跑出来和刘永灼打了个招呼,给他们倒上了水,然后便躲回里间屋去了。

“刘总,我听说你一直在我们长沙重机门外等着我,等了五天了,我非常感动啊。唉,可惜没办法,范总这个人。你也是知道的,我不好直接顶撞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