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技术至上(3 / 4)

加入书签

“嚯,老鲜现在也成了半个汽轮机专家了?”刘永灼笑着对鲜于光说着。

鲜于光笑着指指邹磊道:“我是被张邹总工逼出来的,为了锻制那套涡轮盘和涡轮轴,我到东莞重型机器厂求爹爹告奶奶,排了十几天的队。这才轮上使用他们的万吨水压机。人家说了,这还是看在我们帮海军做事的份上。他们等着上锻机的工件,已经排队排到本世纪末了。”

这时,坐在会议桌顶头位置上、负责主持会议的于景开说道:“邹总和鲜总所说的情况,咱们的其他各家公司也都已经提出来了。刘经理,今天我们会议的主题,就是要讨论一下建造咱们自己的大型锻机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

在技术领域上,兴华社与天宇集团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具体来说,早期以合作为主,因为当时彼此都还很弱。不合作不足以求存。

可是时至今日。合作的余地越来越小,竞争的领域越扩越大。他们本身已经成了工业生产的巨头,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刘永灼听了,还真是感慨,这到哪都有江湖啊,看来军队的浑水也是浊得很,他还是听他老爹的,以后少掺和进来,指不定哪天就惹下大麻烦。

打定主意,刘永灼回去后就会向自己的父亲提及此事,好让他得以脱离军方的纠缠。天晓得对方会不会因为这次的大买卖而赖上自己。

而他作为一个“新人”,也不好意思自己跟军方说:“喂,这次交易就算了,以后别烦我。”

真要这么说了,可就得罪人了,不符合他的处世哲学,也不符合父亲刘浩然对他的教导。

刚回到广州总部,刘永灼就接到了公司技术部门的报告。

陈泽就曾经私底下和几位老朋友抱怨过:“纵观整个世界,我的竞争对手就只有忠明和浩然你们两人了。谢天谢地。钟泱你没来和我抢生意,不然我就只能给你打工了。”

只是句玩笑话,可也是句实在话。

华扬重工的目标是一万五千吨自由锻!这已经超过了目前美国的工业极限,对方现在也就一万二千吨左右的水平。而中国国内的锻造水平,也在一九四三年初的时候达到了一万三千吨锻造的实力。

可是这项技术目前掌握在天宇集团旗下的重工企业手中,兴华社想要奠定自己的重工业地位,就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技术研发。

工业是一个体系,所谓尖端技术,就是指建立在这个体系最顶端的技术。要搞尖端技术。必须先把下面的基础一层一层地搭起来,这中间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

“经理,我们的燃气轮机研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的首台样机已经于上月制造完成,试机的效果良好,功率和热效率均达到了预期水平。对此,就连德国技术顾问埃卡尔德先生也非常满意。”

在华扬重工的高层扩大会议上,技术部主管正在汇报着汽轮机公司的技术研发情况,这家公司也是兴华社旗下的子公司之一,是属于刘氏家族自己的私人产业。

“那么,现在主要的障碍是什么?”刘永灼问道。

“材料。”一说到障碍,技术部主管邹磊便没有了刚才的愉快神情,转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燃气轮机的涡轮盘和涡轮轴,需要具有高韧性的材料。要使金属材料达到这种韧性要求,必须使用大吨位的自由锻机进行反复锻压。至于燃气轮机的叶片,天宇集团的做法是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造,然后在大吨位的模锻机上进行挤压成型。目前,我们这两种锻机都没有,这就影响到了燃气轮机的制造。”汽轮机公司的经理鲜于光回答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