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吞并澳洲(3 / 4)

加入书签

特别高海拔区域中,平日里在海平面能装两吨物资的直升机在高海拔区装载物资重量就直接减半,而一部分中、小型直升机的最大飞行高度甚至是都无法能够飞跃山脊完成进藏的任务。

还有**问题中,最关键的人的因素,**的喇嘛还有当时的贵族、权贵们可不喜欢外人进来剥夺、分享属于他们的特权和资产,这形势,可没有蒙古问题那么的简单。

不过这都不能打消华联政fu一致的进藏决心,在古代,可以由于地理、环境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现有**的特定情况。可是在科技文明,在社会文明进入到现在的这个时代后,这一切,都将开始发生改变。

季效良也一直知道华联政fu高层心中对**问题的大致想法,早在拿下云南、四川之后,季效良就开始着手培养一支高原作战部队。

当时只是从理论、高原作战用兵的一些基础项目开始慢慢摸索,而进入到一九四零年之后,正式的高原作战部队成立,兵力不多,就小一个军两个高原步兵师,人数全部加起来也才刚刚超过两万多点。

二月中旬,进军**的第一批部队出动,从云南、四川还有青海三个方向同时进藏,领军的司令不是别人,而是华联起兵之初的核心军事将领季效良。

季效良这名行事低调的将军没有能象自己其他倆战友一样在世界军事舞台上展露身手,他选择了国内的战场作为自己的主要攻研对象。

虽然现在这几年,华北、远东、南洋战区频频见报出现在国人的眼球中,但是实际上中原战区,也就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战区,始终还是国内!

只是由于驱逐日本之后,中原战区的战事逐渐减少,即便有也多半是剿匪这些工作,真正的战斗基本上是不多的。

而即便如此无聊,但季效良仍旧选择了沉寂于国内中原战区,因为他的身份注定了他在处理一些民族问题时能比其他人更有多重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可是别看这些部队人数少,作战技能还有重火力武器装备也未必比其他五支王牌部队高,但是在高原区上作战,还是要靠这些受过针对性训练的专业士兵。

这些人各个都是有着丰富的高原作战适应性和保持相当高的作战能力,换其他部队的兵过来,光一个高原反应就足以非战斗减员一大批。

在装备上,这些部队也着重于轻武器装备,反正对方也没有能力有坦克飞机大炮,而在战术上自然也就倾向于特殊山地高原环境下的作战战术。

由于后勤的制约,每一名作战士兵的枪法都要求很高,陕甘地方部队在物资匮乏下提出的三不打在这里得到了发挥空间:“看不清楚的不打,瞄不准的不打,没有把握的不打。”

这样做能减少弹药的消耗量增加持续战斗能力,而部队中多装备突击步枪这样的半自动武器来保证火力和精度的平衡。

也正是他的这个特殊的背景身份,也使得国内的一些地方省份一直以来没有出现过什么大动静,保持着良好的稳定和平发展势头。

不过中原战区中,一直有着几个较为关注的地区,蒙古、**、新疆这三个大省或者说是未来的自治区就一直是中原战区最为关注的区域。

虽然新疆最后划给了华北战区,但其他两个位置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特别是**,光是进藏这个其他地方相当简单看似轻松的问题就足以难倒在平原、山地上牛叉冲天的中国机械化部队。

**不仅是山区,更要命的是高海拔区,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那就简直是恶魔般的区域,高海拔稀薄的空气不仅使得士兵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技战术动作,对于需要空气工作的发动机来说也是降低它们功率和效率的罪魁祸首。

前面也提到过,别看中国*军队内有不少直升机,但直升机受天气因素的制约很厉害,再有就是航程、载重都不会很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