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远征舰队(3 / 4)

加入书签

舰队的每一名官兵都深知自己肩头上肩负着的使命,哪怕就是随舰队跟进过来用作补给的货轮、油轮,船上的海员也都是国内各大航运公司机构经过精挑细选,从数万名志愿申请水手中挑选出来的优秀水手,船舶也都是选择性能最好的船舶跟随出动。

可以说,这支舰队不仅包含着中国海军最精锐的军事实力,也包含着海军以及海运业最顶尖的航海者。

这一路过来之时,虽然舰队组成晚、新老船只还有各隶属单位机构不同,但是在舰队司令荣丙福和全体官兵水手的共同努力下,整支舰队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迅速的磨合,逐渐提高自身的战斗力。

同时在一路南下的同时,第一次真正远航的舰队不仅通过了印度洋的考验,同时在澳大利亚南部毗邻南极的海域还经受住两次风浪考验。

舰队按时完成全体舰只编队后便一路南下,但是没行驶多久便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拦路虎。通过从远洋卫星测控船上所得到的卫星云图上得知,自己的前方有两个飓风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个时间段先后出现两个飓风真是少之又少的稀奇。

对于中国空管方面,为了不刺激对方继续增兵这样耗下去,也逐渐撤回了自己的飞机,直到双方最后的几架飞机都撤离中线之后,只留下双方地面上抓猫猫的和躲猫猫的人。

这些人就是那五名美军飞行员,其中的两人比较倒霉,飘落到了中线靠中国控制区的这边,剩下的三人飘落到了美军控制线那边。

对于那边的三个幸运儿,留守在中线这边的被伏击的那支巡逻小队没冲过去,毕竟上面有命令不要轻易冲过中线引起更大的战斗升级。而掉到这边的那两个倒霉蛋就成为了巡逻小队的发泄目标了。

这次差点升级失控的战斗从开头打到最后,除了刚开始损失了两名巡逻的士兵之外,整个战斗过程就中国*军队就一直牢牢的掌握着主动权。

从炮击支援到后面的空军交火,科技的优势使得中国*军队能一直占据上风和牢牢的掌握住战斗的节奏,也在最关键的时刻没有过早的让整场战役给发动起来。

看来上帝也似乎出手在帮助信仰自己的白人,而要想比美国海军提前到达占据先期优势,那么舰队就要按时抵达林肯港。若要按时抵达,就必须冲过这后面一个新形成的飓风。一旦冲不过去,整支舰队将面临没顶之灾。

巨大的考验压在了整支远洋舰队司令吕涛的肩头上,这个从海边渔家成长起来的渔家下小子顶住了压力,他和舰队的气象学家、卫星测控船进行大胆协商,凭借对各支舰船的抗风浪和操控了解程度,利用卫星云图选择在两个风浪区最薄弱的中间大胆穿插过。

在那十几个小时连续在风浪里奋战的时间里,舰队全体官兵连同全体补给舰船水手们连续奋战,在六、七级风浪中密切保持住队形,战风浪、斗疲劳。

加上之前连续工作时间,大部分水手连续二十多个小时不休不眠,各个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最危险时期,海浪甚至一度达到九级这样禁航的风浪级别。

然而没有人退缩,也没有人叫苦,全体海员们共同奋战,从各舱室的水手到普通的通讯兵,没有人离开过自己的岗位。

要知道,现在中国这边,还没有准备够足够的云爆弹和更多的大杀神来招呼“伺候”美国大兵们呢。用国防部给王俊峰的指示,不动则已,动则犹如雷霆万钧,不给敌人留一点喘息的余地。

美军这边就一脸的苦水不知道往哪倒,从头到尾,除了开头击毙两名中国士兵之外,之后的战斗就是一边倒的屠杀,不仅伏击失败,还让伏击的那个连在被中国人炮击下损失惨重。

这样的作战失利,物资和人员上的损失还在其次,关键是对士气的恶劣影响。如果在决战之前还未能调整部队的心态,那就会对即将到来的大战非常不利。

“终于来了……”

看着出现在林肯港湾外的中国远征舰队,当地派遣军一直高悬的心这才放下。虽然林肯港到奥古斯塔港一带都没有合适以及足够的码头容纳下这种中国目前最庞大的舰队,不过这支舰队过来不是来游玩参观的,而是用来做决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