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同类相食(3 / 4)

加入书签

“不行!如果过早的动用了太多的重火力,对方吃不住劲直接就炸桥了,我们不能冒这个风险。一营那边情况怎么样?”带队指挥的甘道光立即否定了李建彪的提议。

“刘营长正带着一营从侧面和我们一同佯攻,他们那边的情况和我们这边差不多。”

刘健锋的一营这边也正和甘道光所遇见的情况差不多,在对方各个洋房伸出来的火力压制下,部队推进的很困难,宽敞的道路和开阔的草坪让大家难以寻找到掩体依次贴近通过。

“这澳洲可真是地广人稀,家家都起一个小洋楼,想打穿墙通过这火力区都不行。”刘健锋所说的是在经历过淞沪会战中,最后对上海发起总攻时,日军也是依托着街道对当时的华军进行城市巷战。

当时刘健锋等人还是一名特战队里的小步兵,在莫雄的带领下逐个逐个的房屋和街道推进。在战斗之初由于没有经验,推进的速度很慢,再加上日军疯狂的进行人弹进攻,部队伤亡很大。

而军方则派出了不少有一定经验的老兵前去各家进行指点,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更有效的进行自我掩护的对敌打击。

在一些交通要冲之地附近,澳军更是直接派出部队和当地居民进行协防。还将手头上为数不多的一些火炮进行了入户式的隐藏安放,以便可以从最不可能的角度给予中国的进攻部队予以最致命的打击。

各种手段尽出之下,可以说现在的奥古斯塔港就是一个大大的防御阵地。

而防御的中心和重点就是奥古斯塔港内的那两座大桥,这两座桥梁更是成为了澳军防御中的重中之重。

不仅派出了大量的兵力严防死守住大桥的两侧,在桥底下也设置了很多防御工事以防止中国人从桥下水底进行突击。在两座大桥下被澳军工兵还安放了大量的爆棚**,一旦需要澳军将毫不犹豫的对大桥实施爆破摧毁。

也就是到了后期,由于当地的百姓和当年百衣众的一些老成员出来进行带路、引领,部队这才逐渐摸到门路。

日军不是用地堡封锁了街道吗?

街道上又有很多障碍物给坦克部队增加了进入的难度,呼叫攻击机虽然挺好用但仍旧有它不足的限制。这个时候有人发现,己方的伤亡多是被日军从街道外的战斗所造成的。

发现这个规律后部队不再街道外推进,直接将连成片的房屋墙壁给破坏,从房屋内部通过街道。这样一来,日军设置在街道口的火力点就抓瞎了,一个个的都发现自己被轻而易举的给贴近后敲掉。

大桥的引爆控制中心被设在了大桥的两侧,这里每天都二十四小时有专人值守,一名军官和三名士兵随时在这里等候着桌面上的电话铃声响起,一旦有突发的情况发生,那名军官则会现场视情况危急程度自行判断是否下令直接炸桥。

可以说,要想完整的拿下这两座桥,其难度可是非同一般,这也是为何甘道光在一开始就提议出动幽爪别动对的原因,常规的军事力量确实难以胜任这样的工作。

除此之外,澳军还在奥古斯塔港东滩头上构建了临时的防御阵地,如果一旦炸桥之后,中国*军队要想继续前进就不得不进行强渡,而这东滩头上的防御阵地恰恰就是用于阻止中国人强渡的最好阻击阵地。

不过这个阻击阵地由于兵力的缺少,只能刚刚完成两个大桥一带几公里范围内的局部区域做重点防御,上游方向上,也只能多派巡逻队进行不间断、不定时的进行巡逻检查。再有一个,就是日夜企盼着增援的援军尽快的到达奥古斯塔港增强自己的防御力量。

“我勒个去,打的跟个火刺猬一样!营长,什么时候能用坦克?叫坦克来,一炮一个轰翻他们算了,这样打不是个办法啊!”在后面看到自己的主攻连队又一次被压制在了三所房子外后,李建彪有些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