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解放亚洲(3 / 4)

加入书签

这些人的工作环境没有大后方医院那样好,而且相对大后方医院来说这里也有着一定的危险,但是却能在离战场最近的地方对士兵进行抢救。

从战场到偶有零星炮灰打到这些医疗车身边的地方,通常只需要三十分钟到七十分钟左右,别小看这几十分钟。正是争取到了这几十分钟的时间,很多重伤员士兵都是在这段时间内被送到了这些地方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使他们远离了死亡。

这些医护人员多为在战地医院中所挑选出来的少壮医师,虽然也有强烈申请到这里的老医师,但是老医师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来长时间经受颠簸和高度紧张的抢救工作过程。

不过在这一类医护兵中,还有相当多的一批医护兵是最让一线战士熟悉的人,他们就是连排级部队中的那些医护兵。这些兵平日里就在各连、排中抽调。因为在这些人工作的环境就是在一线炮火子弹横飞的战场上。

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战场适应性,很多从普通医护学校中抽调过来的医护兵在战场上很难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

他的军衔不高。然而其兵王的本事莫雄他们以前也都是见识过,那可真是尸山血海了杀出来的猛士,也是这次先行抵达东南亚地区进行试探性进攻的先遣部队。

1944年开春,华联再一次撕破了与日本签署的停战协议,打着驱逐日军的旗号侵入东南亚地区,并且号召起当地的居民共同站起身来,抵抗西方世界的入侵。

所以在今天,周之浩才会领着莫雄他们来到了这个茂密的丛林里清剿残余的日军士兵,为后续主力部队的跟进奠定基础。

医护兵这个兵种是各个兵种中都不会缺少的兵种,对于士兵来说,只要是人在平时里都会有个头疼脑热,而作为一线战场上,随时到处飞溅的东西都是杀人的玩意,说不定就连你躲在战壕里也会不小心被前来避暑的蛇类咬中。

因此战场上的医护兵都是相当金贵的生命保障者,虽然医护兵在战场上不能将受伤的战术象后世游戏里那样给瞬间补血满状态恢复,但是医护兵的出现,却极大的降低了战场上的死亡率和二次死亡率。

因此这些一线医护兵他们不仅有着和一线战士相同的体能与战场适应性,更需要在所有人卧倒隐蔽的枪林弹雨中敢于直立起身体给受伤士兵进行简单包扎、救治和进行小手术的勇气。

不管现在的医护兵是否真的能让对方看到后不进行主动攻击,但是在枪林弹雨中保护自己的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救治身边的战友对于很多医护兵来说就是一种极大的勇气考验。

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每个作战的士兵来说,在很多时候。虽然医护兵们就象是身边的亲人那样,可是一个连排里面能有多少接受过专业培训后的医护兵呢?

在战场上,你不仅要相信自己身边的战友,更要在受伤后不要眼巴巴的期待医护兵前来救助自己。更要学会自己救治自己。

战场上的伤很多,不过综合起来其实无外乎就是贯穿伤、肌肉、骨骼开放性断裂还有烧伤居多,这些看的见的伤势是可以通过身边的急救包进行紧急救治的。虽然不能让你的伤口瞬间变好,但是却可以第一时间让你减少出血量和进行简单的伤口护理导致死亡。

这也就是在华军建立以后,战场死亡率极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伴随着华联政府入主中国权利机构宝座,原华军和其他部队整编成为中国国防力量的新主体,医护兵这个技术兵种也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缺口。

在中国*军队目前的医护兵中,主要分为两种医护兵。

一种是随军大部队跟进的军级医疗单位,这些单位多为后方较为安全的主治战地医院。由于可以得到更多后勤运输的照顾,因此可以携带的医疗设备很多,人员配置也相当的齐备。

这些单位由于自身条件的优越性。在主治大夫、医护人员的配备上也多为非战时各地区军队医院主治大夫和医护人员,正是因为如此,这里的主治大夫基本上都是临床经验老道的老大夫。

另外一种就是跟随着那些移动医疗车在战场后面第二时间对士兵进行救治的二线医护人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