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枪击案件(3 / 4)

加入书签

终于得出其实在广州,也就是华联起家的地方。由于各种原因的促使,这里看似是最为恐怖的活动区实际上却是工人运动的最佳场地。

而事实上,马子任挑选这个时间的确是向华联政府发难的最好时间。

由于内战和抗战,数年之内大量的难民人潮涌入两广,在这里寻找工作,这些难民多为青壮年。虽然文化程度低下甚至就没有文化,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最基础的工业劳动力。

他们的出现让南方原有的很多技术工人得到了时间和工种上的释放,这些难民很快的便成为最基础的工业劳动力,从事着开矿、单一流水线加工这些技术含量低下的工作糊口。

还有另外一些人。则是其他经济欠发达省份来这里谋生的移民,他们同样是不断赶来这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疯狂地追求着更美好的收入和生活。

革命党安排在广州的军统干事正在兴高采烈的邀功拍马,而中华红门的领袖马子任这边可就有些风声鹤唳了。过早的枪击使得原来的计划提前暴露,这使得他不得不面对要么提前行动,要么就继续延期的两难选择。

提前行动的问题在于目前马子任所能掌握的最后那点武装力量还没有进入到最后的位置,一些人正在向预定的地点城市赶去。

如果现在就提前展开行动,力量不足导致的结果自然显而易见,而继续延期也不是那么容易选择的。

一年前,在上海的武装策动最终被中情局给破坏掉,新政府职能单位第一次放开手脚的在上海这些地方行驶权利,自然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必然是要弄出点成绩出来好交差的。

为此上海地区的劳资纠纷一下子被降至了冰点。这些低级的产业工人都是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所转换过来的,原本就很浓重的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的小农意识使得这些人很容易在一些眼前利益面前而妥协。

这些人的到来,导致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使得连最普通的一个劳动岗位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前来应聘竞争。

这也导致各个工厂在劳动环境上越来越忽视,像有毒气体排放的车间,原本需要五台大型抽风机不断持续通风的地方,企业业主为了减少电力支出的成本自然不会开动这些设备进行通风。

反正你觉得今天身体不舒服我可以在工厂门口很快找到下一个愿意前来上班的工人。同时在这样严重的劳动力竞争环境下。这些基础工作岗位竞争激烈,为了能得到工作养家糊口。自然会有人会以降低收入或者提高生产效率来争夺工作岗位,这也在无形之中成为企业业主们盘剥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

汹涌的难民人潮那庞大的人数也极大的刺激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这样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下,大量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建立起来。

当然这得益于先前南方数省长期不懈的建设交通、电力、给水排水这些基础设施作为后盾支持。

因此这些人在放开手脚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预下很快的得到了甜头而放弃了原本支持自己的立场。这使得马子任的内心之中感到了强烈挫败感。

而且更让马子任难受的是,这些从农民转变过来的低级产业工人在被剥削压迫时虽然各个都呼喊着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的口号,可是一旦他们这些文盲能沉得下心来慢慢专注于手头上流水线那最简单的活,在经过一年半载之后这些人就会逐渐的成为拥有一定经验的技术工种。

而对于各个厂矿来说,能成为技术工种就意味着收入和劳动环境条件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这使得这些人在获得到温饱之后开始向着更高的层次努力迈进。

这种情况,恰恰就是被讲究最纯正无产阶级出身的马子任所不能信任的中间力量。因为这些人他们有着更多更稳定的经济来源,身处富贵的家庭。自然不太可能矢志不移的热心于革命。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马子任思考了很多东西,从书本理论上的条文字符到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冲突,他经过这一年的时间不断的到处去调查、分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