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将相相和(2 / 4)

加入书签

“不急,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陈炯明一口回绝了降低质量追求数量的做法,这也是在表明立场反对军方继续扩大战争。

“可是如果还是按照现在的产能,我们时候才能装备起足够的军队?而且前线的物资供应也没法达成,一旦面对敌人反扑,这是很危险的”程文力显得有些焦急。

“你认为现在发下足够的武器装备就能使这些新部队立即拥有着足够的战斗力?”陈炯明反问着称谓呢里,他的反问让对方后面的话咽了。

作为一线军官,程文力清楚地要组建一支装备着先进武器的部队需要多长的。现在前线不单只武器弹药吃紧,人员补充同样是大问题。控制的领地越来越多,需要的军队和行政人员,都在剧增。

“你们这些当兵的希望尽快地拥有着更多的军队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你们想打鬼子统一中国的心情不仅是我,你看看在坐的其他工业、商业、科技部的负责人,哪个不同样也是期盼着尽快驱逐倭寇复我山河,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么大的实力。后勤储备的你们军事主管也都看到了,这一次战役我们消耗掉了多少的资源,没有了足够的物资资源,你们还真想和鬼子们玩竹枪练对挑啊”

主和派是陈炯明为首的内阁政客,主要的考量因素是战争对经济和民生的巨大破坏,以及因物资的积聚消耗而导致的政府财政困难,认为应该暂时停止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维持均势,以积蓄实力再做图谋。

整个华中战役,华军的物资消耗非常惊人,几乎将华联五年来囤积的战略物资消耗了大半。尤其是杭州会战,装甲集团军的强势出击,在表面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华联内部工业产能无法跟上节奏的隐患。

飞机的轰炸同样是烧钱机器,高爆炸弹、航空燃油,这些都是极度依赖工业产能的物资。一笔又一笔的开支,让内阁和财政大臣伤透了脑筋,所以才强烈要求前线展缓军事行动,以便于让社会恢复元气。

此次战役结束后,后勤单位一共向前线运输了超过十万吨的各种物资,包括了从子弹、枪械、炮弹、粮食、水泥等一切前方人员所需要的各种物资。

共运送转运超过二十七万人次的各种人员,有效及时地支持了作战的部署和调整。

顿了顿,陈炯明手指轻敲着桌面继续说道产能的问题其实在几年前我们就注意到并开始着手准备了,现在在广西、湖南两省都正在建设着超大型的兵工厂和弹药厂,这些工厂的规模之大是你们这些军事成员所不能想象的”

“它们将全力地生产出汽车、坦克、机、大炮、各种弹药还有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只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超大型工厂更是没有超过十年的建设是不可能完成的。不过给你们透个底,只要这几个大型工厂和周边相应建设在两年后完成第一期的建设投产,即使就是把我们现在所有的兵工厂及弹药厂全部的产能加在一起也不到第一期地初产产能的五分之一,五年后二期建设完成投产出的产能将是现在的十倍以上”

共紧急修建、修复初级公路六百多公里,铁路四十余公里,临时钢架桥梁四十多座,负责后勤道路建设保障的几个工程兵团和几个道路桥梁建设单位得到了大本营指挥部的嘉奖。

战争并非是单纯的依靠激情和口号,也不是号召士兵前赴后继的送死,而是必须要精打细算,认认真真的考虑物资上的消耗和供应。

而在华联军方的总指挥部,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摆在军政高层的面前。

前段的战役虽然打的是非常的痛快,但是大规模、高强度的战斗却已经使得华联苦心储备的各种物资大量消耗。

很多物资,例如各种弹药的消耗已经消耗掉华联储备的三分之一,而油料更是消耗掉储备的一半。大量的消耗使得华军现在缺乏再进攻的能力,因此暂时的修整和再次的储备也摆在了华联高层的议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