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血战滕县(3 / 4)

加入书签

“给我顶住”

“只因敝军实力有限,未能将敌人彻底打退,反要临沂父老上阵相助,惭愧惭愧”庞炳勋直摇头。

“长官怎能如此说,保家卫国,乃是我山东民众之天职。俺山东这个地方,历代出英雄豪杰,梁山泊离此不远,水浒英雄一百零八条好汉,如果生在今天,也会挺身而出与鬼子拼命的”这老壮士的话,表达了山东民众的豪情壮志,这对从小便爱听三国、水浒英雄故事的庞炳勋来说,其抗敌意志,更是火上加油。

又是一阵地动山摇般的大炮轰鸣,敌机又开始临空俯冲、扫射,那老壮士从背上拔下大刀,朗声说道:

“长官,等打完仗,俺们再给你们开庆功宴,唱大戏”

说罢,一转身,一阵虎步便跑出了指挥部,直奔沂河大桥而去。庞炳勋也操起自己那把大刀来,要不是作为全军的最高指挥官,他也会毅然地提刀跟那老壮士一道儿去了。

现在,无兵可调,只好把这几名贴身卫士也投入战场了。那些卫士们见老总如此说,一个个都面面相觑,做声不得,不是他们怕死,而是怕他们一走,老总有个三长两短。

“为什么不去?怕死吗?谁要当孬种,我先毙了他”庞炳勋怒喝道。

“老总”这几名卫士噗地一声一齐跪了下去。

“我们是为保卫临沂而来的,临沂的安危比我的安危重要临沂一失,我绝无面目回去见李长官,你们明白吗?”。庞炳勋过去把卫士们一个个拖起来,推出门去。

卫士们抹着眼泪,头也不回地跑出司令部,冲过沂河桥,投入了桥头堡的保卫战。庞炳勋见了,悲壮地一笑,将一把雪亮的大刀放在桌子上,准备最后投入战斗。

这次敌人的攻势更为猛烈,伤残士兵被一批又一批地抬下来,敌人的炮弹直打到沂河里,运送伤员的民众不时被击中身亡。庞炳勋开始急了,他几次拿起桌上的电话筒,要给白崇禧长官打电话,请求援兵。

但是,他只是把那电话筒紧紧地握了一阵,又默默地放到电话机上去了。他明白,目下滕县川军正与矶谷师团在浴血奋战,津浦线南段的桂军和东北军也正在淮南与北上的敌军厮杀,五战区兵力不够用,白崇禧此时也难以抽出援兵。

而他最怕的则是被人误认为他保存实力,不肯死战。因此,他咬着牙关,苦苦地撑持着,就象一个力不从心的人,却要用肩头硬顶着一座摇摇欲坠的桥梁。他急得心里如火燎油煎一般,在室内乱转。

“嘀铃……”桌上的电话铃响了,他拿过话筒,里面传来一个急促紧张的声音:

“军座,军座,正面队伍有些顶不住了,你看怎么办?”前线总指挥马法五从东门外打来电话。…

沂河对岸杀声震天,我军阵地上出现了许多老百姓,庞炳勋大惊,睁眼看时,只见有抬担架的,送饭食的,举刀与敌人搏斗的,根本无法分清哪是他的部队,哪是老百姓。

他举起望远镜细看,送饭食的百姓里,竟有六、七十岁的老婆婆,抬担架的人中,还有二十来岁的大姑娘。一名年过半百的壮士,率领一支大刀队,在敌群中横冲直撞,挥刀砍杀,如入无人之境。

一场混战,突入庞军阵地的敌人终于被杀退。庞炳勋忙令传令兵过河去通知守军,劝阻百姓勿到阵地上去,并把那位老壮士请来指挥部一见。不多久,传令兵把那位身背大刀的老壮士请到临沂师范来了,庞炳勋亲自出迎,他把双手一拱,双目泪光隐隐:“老英雄,庞炳勋有礼了”

“长官在上,请受我一拜”那老壮士忙给庞炳勋行起大礼来。

庞炳勋忙将他扶起来,那老壮士紫铜色脸膛,说话声若洪钟:“长官率部到临沂,为民除害,为国争光,临沂百姓,非常敬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