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天意难测(1 / 4)

加入书签

至于杨虎城,这人与红门的关系已达十年之久。其部下文武官员很多是红门门徒,如秘书长南汉宸,秘书王菊人、王炳南,武人如许权中、张汉民旅长等。十七路军的低级军官和士兵也多受赤化鼓动,狂热而盲目。

而在这一次兵变之中,金陵帝都方面的各方势力都是蠢蠢欲动,姜瑞元还在之时到可以镇压下次。可如今群龙无首,许多跳梁小丑也开始粉墨登场,意图置姜瑞元于死地的政敌,不在少数。

12月14日,星期一。

在风雨飘摇的事变背景下,大批军人、普通党员、从外地赶赴南京的各界人士聚集在丁家桥。许多党政要人纷纷上台,对事变发表看法。“元老”居正发言时,神态悲怆,会堂鸦雀无声。

“必须以最迅速的方法,平息事变尤其是黄埔与其他军事学校的学生们,你们的校长,现在蒙此大难,该如何的振臂而起,听你们最高长官的指示,援救你们的校长啊”

来自西安的消息同样是传回了广州,引得舆论一片哗然,虽然许多人对于政府这个所谓名义上的国家中央政权都或多或少有着不满。

但实际上华夏联邦现在并没有对其进行多少负面宣传,而是公开在国内寻求和平的统一的道路,只要在理念上认同中国古代圣王道统,就是华夏子民,不以政见不合而妄动刀兵。

事实上党也日渐脱离赤化的体制,而回归古代帝制这种中央集权政治体系,不过还在华联可接受的范围内。就算是关注底层民众生活与利益的红门右派,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接纳。

但这次西北军、东北军以及红门左派残党份子勾结在一起,发动的这一次针对姜瑞元的叛乱事件,却让国家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死地。

说起西北的局势,也是几经波折,钟泱从地宫收集来的情报资料中得知了西北地方联军这个所谓“三位一体”的联合本质。

此时坐在台下的贺衷寒,以和的地位与年龄不相称的激越,蓦然挺身。他举手疾呼黄埔学生在这里”

在台上的居正,声音戛然而止。贺衷寒阴冷得意的表情,让居正意识到了事态很可能朝着难以控制的恶劣方向发展。

这个城府森严的老人目光呆滞,整个人像失去牵引的木偶那样定格了一小会。而台下,会堂被这一句话搅动起来,一些蓝衣社军人也效仿贺衷寒,纷纷起身。更多的人对这个举动窃窃私语。

许多人以或不屑、或似笑非笑的表情,把目光投向了贺衷寒。

当日午后,宋美龄来到朝天宫,她召集在南京的所有蓝衣社干事,试图平息蓝衣社的战争叫嚣。白瑜曾谈到,宋美龄对这几十个军人,苦口婆心,反复强调不能以大军围攻的理由,这时孔祥熙与贺衷寒都在她左右。

东北军于1935年秋入陕之初,颇为地方部队杨虎城将军之第十七路军之忌,有来陕西夺取地盘之嫌,双方士兵亦时生冲突。

张汉卿因为是客军,本身又背着恶劣的名声,虽表示忍让,仍未能排出双方之隔阂。张、杨关系由敌对、猜忌到合作互赖,这其中与杜重远的连番沟通有密切关系。

1935年11月高崇民携杜重远致杜斌丞的介绍信由北平来西安,即致力于张、杨两部上层疏解、沟通。不久,孙达生等红门门徒也抵西安,即负责王以哲之六十七军与杨的联系。高崇民、孙达生颇得杨之信任。

张、杨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中央军的基础迅即奠定,红门和苏俄在这里也是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张汉卿倒是个二愣子,没真才实学,被吉少山一番忽悠,就脑门子发热的带头发动了这次几乎等同于叛变的兵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