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炸陵将军(3 / 4)

加入书签

“会长,事情闹得太大了,我们还是赶紧离开为好。”这样的大事,刘申本人也是后怕不已。虽说他不是公众人物,不怕这些无聊的非议,可闹出了这样的事端,也不是可以说算就算的。

“你们先走,我一个人在这里就好。”挖走了建奴的四座帝陵,钟泱的心情很不错,正有意去清西陵那里转转。除了还在沈阳的皇太极墓,他打算将东西而大陵墓群连根拔起,让建奴连个祭祖的地方都没有。

“属下明白,会长您多保重。”刘申也不敢多劝,他知道钟泱是个说一不二之人,每一个决定都有着自己的思量。只得肃声领命,带着车队离开,要趁着事情传扬开去之前,回到船上。

而钟泱,则是自己步行,朝着西陵方向狂奔而去。反正有着亚空间和空间通道,他可以随时返回南沙。在那里,有着常设的连接支点。

一连数日,相距将近三百公里的前清东西二陵,尽皆离奇的消失不见。而最为罪魁祸首的孙殿英,倒霉的背上了所有的黑锅。现在他可是百口莫辩,即便想要解释清楚也很难,因为他自己都搞不明白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更不去说那数千个死于塌方的士兵,虽说里面真正的精锐只有两千,可也足够让孙殿英心疼肉紧的了。

“孙将军,这是天意,你也无需挂怀了。建奴入关数百年,残杀我族数千万,如今冤魂索命,你也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拍着孙殿英的肩膀,刘申装作好心劝慰着,其实心里却是乐翻了。

这位历史上的盗墓将军,在这片时空却悲催的成为了炸墓将军。不过却也未必真的会被**党法办。对于**政府而言,法律就是个屁,孙殿军手里还有近万的嫡系武装,仆从兵丁数万,实力不差。

更何况还有刘申从中打点,上下都有“金元”来疏通,孙殿英又岂回轻易获罪?毕竟对于姜瑞元来说,面前的财政难题和军事威胁更为迫切,建奴遗老遗少们的抗议,在他眼里连狗屎都不如。

后者至少还能拿来种花,前者只会让人心烦。

北京西郊易县,发生了和马兰峪一样的怪事,皇陵塌陷,变成了一个个大坑。除了沈阳的皇太极墓还安好之外,建奴九酋,算是被人一锅端平,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孙殿英参与的这次陵墓窃宝案,同样是震惊了世界,不过其程度却远远不同。他获得了炸陵将军的“美誉”,一举弄跨八座皇陵集群,可谓是旷古烁今,无人能出其右。

这次震惊中外的“清陵炸毁案”在天津、北平两地成为“特大新闻”,登满了报刊。那位末代四眼奴酋溥义,正居住在天津的张园,他从报上看到祖坟全灭,可真是悲痛欲绝。当即急令手下人去北平,把护陵大臣毓彭叫到天津。

毓彭到了天津也不敢见溥仪,直把溥仪气得牙切齿,逊位的皇帝又无有生杀之权,只得把毓鼓从宗室中除了名,才稍解心头之恨。不仅如此,四眼仪还派手下的遗臣在日租界里的张园搭造灵堂和祭坛,供奉着乾隆与慈禧的灵牌。

听着刘申的话语,孙殿英却依旧是惶恐难安,连夜点起兵马撤出了这个邪门的地方。怀里揣着五百万华元,以及刘申运来的一些枪械弹药,他正打算怎么去和中央的几位大佬谈判呢。

望着那个瘦弱而略显佝偻的身影,刘申却是冷冷的笑了,要不是钟泱此前叮嘱过要尽力保住此人,他那里还会去搭理之?

夜幕低沉,整整一夜,都是此起彼伏的惊天轰响,震人心弦。

翌日中午,钟泱才只身返回营地,准备着撤离的事宜。除了裕陵定陵外,其余二陵的迁移都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一些负责镇守的陵户纷纷死于非命。对于这些人,钟泱没有丝毫怜悯。

就如同后世一些数典忘祖之辈一般,出资维护建奴皇陵,却任由汉墓被各种工程基建肆意破坏。这些守陵的丁户,无论是出于什么因由,都与钟泱毫无关系。他所在乎的,仅仅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去弄走皇陵集群,而非当这些遗民的保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