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无约之盟(3 / 4)

加入书签

可姜瑞元却目光敏锐,透过强大的外交手段和心计,支持这两派互相争斗,从而让手中缺乏兵权的汪兆铭大感棘手,对自身的政治前途心灰意冷,灰溜溜的下了台。

生于乱世,手中没有可靠得武装力量,便如同水中浮萍,沉落不由自已。姜瑞元的成功,与其说是谋略得当,不如说是本身的力量稳固,那十几万的北伐军将士,就是他不可撼动的正兵。

有了这样的底气,自然可以从容不迫的应对一切困难,无惧于一时的失败和劣势。反倒是汪兆铭、胡汉民,所说党内资格较老,可惜手中无兵,说话没人听。

南京,战国时楚威王始置金陵邑、以为“王之地也”,简称“宁”。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更有六朝古都之称。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这样一座有着“王图霸业”之资的城市,如今已被姜瑞元占领,**党的青天白日红旗,以高挂于其上,宣布着此地的归属。

不断对天宇集团的打压,让陈泽心生不安,以为钟泱心中对自己产生了不满。机械构装体的强大武装力量,他可是知道的。随让不知道为何钟泱不在现实世界中大规模使用,但并不代表他能无视这些好威武感情的冷酷杀戮者。

明白了钟泱的意思,陈泽也才算是平复了心情。

望着陈泽离去的身影,钟泱也止不住叹息,岁月这把杀猪刀,威力还真是惊人。昔日怀揣这共同梦想的战友,如今已经是各有心思。各自的势力、家族所带来的不同立场,纠葛在一起的利益关系,陡然让人感慨。

对于梦想和现实的取舍,最终还是有了分歧,不过这也并不怪谁,毕竟每个人所选择的道路都不一样。对于这一切,钟泱都显得很是淡然,只要合作还能继续下去,偶尔的磕磕碰碰,并不影响大局。

赤色理念带来的破坏,很快就可以过去,而经此一役,华联内部,对于镇压红门,再也没有任何异议。这就是利益冲突的显化,即使原本还抱有同情的那些人,也都明白了双方之间那不可调和的矛盾。

姜瑞元这个人,的确是有着人王之资。起于微末,出身真的算不上好,但数年打拼,硬是靠着自己的才学、计略和气运,成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可以说,生在古代,他就是开国之君主,身据真龙天子气。

比起某些依靠苏俄干爹的太阳伟人,不知超出几许。只可惜,方今的大势,在中国玩政治,不卖国寻求列强干爹,根本就没有出路。姜瑞元选择了美国,早已埋下了不可逆转的败因。

1928年2月底,姜瑞元下野后四个月再次登上政治舞台,将**政府的军政大权独揽于一身。

去年8月,姜瑞元为了避开政治擂台上的风口浪尖,而宣告下野。11月中旬才由日本返抵上海。为反对桂系据有**党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实权,决定联汪制桂,二人最终达成协议:复任总司令,汪复任**政府主席。

11月下旬日,粤、桂战争爆发,到了12月,红门在湘西更是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两次事件都被反汪各派作为攻击汪兆铭的借口。汪受各方指责,只得秘密离沪出国,将大权拱手让与姜瑞元。

各派纷纷电促他复职,从此姜瑞元才正式成了**党的中心人物。回到南京之后,姜瑞元便吞并了武汉的**政权,建立起自己的政府,开始主持中国的“**大计”。

李宗仁和黄绍竑的离走,使得**党内部的桂系军阀,实力大减。可白崇禧此人确实有着本事,硬生生凭着自己的努力,拉起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与李济深互相对抗。比之原本的历史上,这两派的实力都大为减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