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黄埔军校(三更)(2 / 2)

加入书签

两派辩论起来也是异常激烈,激烈的和后世台湾的议会一样,没点体力和无赖脾性还真干不了那种工作。,以至于后人评说,黄埔军校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而黄埔军校政治鼓动的许多做法,一直沿用到赤朝的建立。

最让钟泱重视的,是黄埔“到实战中去”的这种理念,黄埔军校的基本设定是做为短训班性质而存在。并且学期不定,基本是为战而训,针对性很强,训练完甚至在学习中就投入战场,这虽然未免残忍和急功近利,却不可否认,“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一条成功捷径。

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经过正规的训练而又从实战中得到洗礼,还具备了狂热的**信仰,这便成为了古文会最大的敌人。

如今已经到了八月份,距离黄埔军校成立已经过了差不多两个月。想那6月16日当天,孙逸仙亲临会场举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更在当场给青年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孙逸仙还宣布训词:“三妹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此训词其后成为国民党党歌及官校校歌,并由陈祖康谱曲,该校歌从黄埔五期开始传唱,经久不衰。

其次,是文化水平,初考通过的考生有1200人,再汇聚到广州进行复试,复试内容竟然包括了那个时代很少有人听说过的几何、代数,没有高中知识是很难考的过的,也就是说在他们入学前,就已经是“高级知识分子”了。

看到这里,钟泱也不得不感慨,就连南沙军校,也招不到这样的英才啊。不过许多并不怎么认同赤化理念的英才,还是被古文会邀请到了。

出面的人自然不是陈泽,因为孙逸仙和**党的缘故,他的名声在两广以外的地区并不怎么好。在知识分子阶层尤其如此,毕竟这个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大多都有在日本留学的经历,比较同情和认可**党。

面试内容主要考的是学员对“主义”的理解程度和对“**”的向往程度,另外刘浩然还提到一个消息,称面试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考核外貌,歪瓜裂枣的一律不要。

经过这么严格的考试,最后第一期只录取了350人,加上被并过来的军政部讲武堂学生120名,黄埔一期不过五百人。可这些人之中,可谓藏龙卧虎,一个个后世闪亮耀人的将星文官,全都名列其中,让钟泱感慨不已。

当时刘浩然也在场,对于这些情况表示了担忧。虽然在姜瑞元身上进行了大量政治投资,可他也明白,自己的根基还在古文会身上。没有古文会和智能工厂的支持,他的兴华社也仅仅是有钱罢了,影响力和自保能力都严重不足。

而钟泱,也对这个情况感到莫大压力,最怕的就是这种洗脑过后的武力组织。本质上来说,赤化和一神论宗教,如出一辙。。.。

更多到,地址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这就是政治名望的重要性,一呼百应,反掌间就能聚集起一帮顶尖人才。反观古文会张罗的南沙军校,筹备到现在,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来投效。大部分的士兵都出身军阀,旧时代烙印过于浓烈。

接着,刘浩然又提了一下黄埔军校的教学内容,对比于各地的讲武堂,黄埔军校完全是一所新式军校,新在两个方面,一是聘请苏联教官,此时苏联刚刚完成内战,这些人不光有极好的军校教育背景,更有丰富的带兵打仗经验。

而苏联赤军的管理、作战指挥、火力运用、协调能力在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因此他们的教官教给我们学员的是当前世界上比较先进以及实用的观念。

不仅如此,与其他的官办军校不同,孙逸仙重视军队思想洗脑,引进了苏军以党建军的经验,配备党代表、建立政治部,有意识的向学生灌输“党国”、“党军”的概念,使学员认可党对军队的绝对指挥权,认可党的“主义”,并为正确的“主义”而战。

同时,也要求学员们具备鼓动宣传能力,为以后招兵,育兵打下基础。在这样的办学宗旨下,黄埔军校内部政治气氛浓郁,国红两派的学员自行组织政治团体,“孙文主义学会”和“青年军人联合会”,宣讲自己的主张,发展自己的队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