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临战准备(一更)(3 / 3)

加入书签

现在的李宗仁,爱国的思想更多一些,**的军阀理念更淡一些。面对着之前天宇集团的招揽,他因为有所迟疑而没有接受。但在来带了南沙这里,切实的领略过一些信息之后,却是放下了此前的成见。更不用说,就连当初的老上级莫荣新也在这里。

之所以选莫荣新当军校校长,不在于其人品和才能,而在于他的年龄与威望。天宇集团想要在广州招收兵员并不困难,但想要在广西招兵却不容易。没有莫荣新的帮忙,其难度可就不是一点点了。

对于这个任命决定,体系内也不是没有微词。包括王立文在内的许多高级军官,都眼巴巴的盯着这个位置。虽然按照军制,校长不得统兵作战,但这人脉关系和历史名望,对于这些热衷于功业的有志者确实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所幸在资历上莫荣新还是无人能比,当年纵横两广数十载的日子犹在眼前,有波折,但却无悬念。校长一职,他依旧是当之无愧。以他的年纪,在这个位置上也做不了几年了,这才是钟泱对其最为放心的原因。

换一个人上去,虽说未必就会冲击到军制本身,但麻烦多少还是有一些。军队的体系建立不足3年,不完善的地方肯定很多,让人有空子可钻。再加上许多人的思维惯性,在短时间内未必就能扭转过来,拥兵自重以成军阀的**,实在诱人。

钟泱最为看不顺眼的,就是那些在提倡白话文的时候依旧竭力消灭文言文的家伙。白话文的确很重要,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受教育人群激增,白话文对于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可也不能因此而妄图废弃文言文

难道因为吃饭能填饱肚子,就不去吃美味的佳肴了吗?文言文本身的语言境界,就普遍高于白话文。许多白话文难以表现出来的气势,用文言文却能轻而易举的进行叙述。精练的语句和用词,给人以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钟泱不会因为文言文而歧视白话文,更不会因为白话文有用而去消灭文言文,两者本来就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教育中进行细分就好了,老是叫嚷着打倒xx主义,实在很没意思。至于简体字,绝对不改,谁爱改谁改。

这种灭绝华夏文明的事情,建奴尚且欲做而不得,某太祖却极力推崇,不只是什么居心。当时可不是仅仅想要改简体字,而是想着直接用拼音来代替。找了一些砖家讨论,最终在大多数人的反对浪潮中偃旗息鼓。

还不死心,最后拿出了简体字的修改方案,总算是迈出了断绝华夏文明正统的第一步,可谓深谋远虑。这些事情,在这里自不去说。

只有换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才算个比较合适的方案。等莫荣新故去,整个军事体制建立少说也有七八年的样子。这么长时间的思想教育,足够让一些旧制度下的残余清扫出去,这才是大势上的谋略。求稳不求快,求厚不求显,厚积薄发才是正理。。.。

更多到,地址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整个军队的体系,目前能够直接出战的只有新四军和装甲部队,后者仍处于保密状态,不适合动用。而李宗仁和莫荣新的队伍,才刚整编完毕,如今才开始训练,也不适宜打断流程。

新四军的总数扩张到了两万五千人,其中五千是才招收了不到一个月的新兵,主要成员都来自于广州其他地区的逃难人群。这种部队,实在没什么战力,还只能呆在南沙大营编练和整训。

真正能打的,只有李少杰手里的第一旅,那可是天宇集团费尽心思进行全力武装的高素质队伍。老兵的比例在全军之中都是最高的,还在军校里呆着的桂系的队伍除外。

目前南沙军校已经开了短期特训班,校长是莫荣新,不过他不管事,仅仅作为精神领导。真正负责具体事务的是李宗仁,这个年富力强,精明果敢的军官。如今的他,早就是桂系的下一代翘楚,部队实力可谓广西省最强。

这绝不是夸夸其谈,无论武器装备,亦或士气军心,得到天宇集团鼎力相助的他,早已今非昔比。失去了军队的绝对掌控权,换来了实力的巨大飞跃,这说不上是好是坏,但李宗仁却是满意的。他现在刚从低级军官爬出来不到2年,还没有后世那种称雄天下的野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