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姜瑞元(一更)(3 / 3)

加入书签

但对于此时的姜瑞元来说,却并非如此。他早年曾和一帮狐朋狗友在上海的金融市场里摸爬滚打,风光过,也落魄过,见惯了世间的人情冷暖。而今正处于人生的有一次低谷,政治失意让他有些意兴阑珊。

刘进洋的前来,无疑是让他重拾自信的一个开端。对方不仅带来了大笔的政治献金,还愿意为自己提供消息,出谋献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雪中送炭的举动,获得了自己极大的好感。

看着眼前这个自信而从容的年轻人,姜瑞元也仿佛想起了过去那个玩世不恭的自己。虽然两人的性格完全不同,但在情怀上,却也很是相近。正因为如此,姜瑞元对刘进洋的这一番举动充满了感激,也为日后两人的友谊埋下了种子。。.。

更多到,地址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陈炯明却很直接,回复说:“我不回去,此时回去,岂不让人误解。”

孙逸仙可气坏了,以己度人,他内心的想法就是:“你丫的装什么好人,叶举就是你调来的”可他也没想过,自己让廖仲恺截了石井兵工厂的军火供给,还断了粮饷,叶举要是再不反,他的部下也会把他干掉起来造反了。

说起来,叶举还算是很克制的了,对于属下的约束也还算成功。要不然,孙逸仙根本就不可能活着离开广州城。那几万北伐军和什么大本营游击部队之类的杂鱼,能够和身经百战的粤军主力对抗?即使是以后的黄埔系,也未必有这个口气。

孙逸仙回到广州十几天,陈炯明、叶举避而不见,城中混乱局面有增无减,可是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6月11日,徐世昌下台,黎元洪复任总统,老国会恢复了,这样一来,使得孙中山这个大总统的合法性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北伐的唯一借口都没了,陷入了名不正言不顺的死地。

正因为诸事不顺,心胸本就不宽的孙逸仙看着陈炯明就越是不顺眼,还放出狠话要让“陈家军尽为泥粉”。其实从这里就看出来了,干大事而惜身,贪小利而忘义,不懂得审时度势,透视人心,全在这个心怀野望的枭雄身上展露出来了。

原本这个时候该说些好话,大家和和气气的商量一番,探讨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叶举和陈炯明原本就不是喜欢搞事的人,况且这里是广东,在自己的地盘上,他们是绝对不希望起战乱的。可全部为孙逸仙的刚愎自用给毁了,你孙大炮这样口出狂言,叶举就是想和解,他的部下也不可能答应。

说野心,孙逸仙无疑是有的,但要真论本事,就未必了。从辛亥到现在,一次成功的经历有没有?孙逸仙简直是民国史上最典型的长败不胜,屡战屡败,如果不是屡败屡战的性格,加上苏俄与日本的暗助,**党早就在这种“英明”的领导下灰飞湮灭了。

随后的事情,就是互相之间的炮轰了。北伐的事业,南方的建设,都在这“大炮”轰鸣之下化为泡影。

真要论才干和心智,刘进洋更在意眼前的这位男子。眼光和才智,都是一时之英豪,而且也有着作为领导者的魅力所在。如果不是加入了古文会,在立场和态度上已经站着非常高的位置,说不定自己还真的会愿意追随于这样一个领袖吧。

刘进洋这样想着,脸上却是淡然的微笑,时至今日,他也从钟泱身上学来了一丝从容不迫的心态。虽说是来和姜瑞元进行初步的接触,甚至是示好,但在本质上,他认为这只是一种投资。故而能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