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工业基础(2 / 3)

加入书签

别看天宇科技公司在这里大搞轻型工业的基础建设,行业领域横跨日用品和机械制造,但那些都是列强玩剩下的。只要你涉及的不是大口径火炮、汽车、能源、军舰等国家命脉产业,英国政府最多也就是斜着眼睛睇你一眼。

即使是陈泽和陈炯明合办广州石井兵工厂,也只不过是赢来了泰晤士报一番不痛不痒的关注,和治疗不孕不育的广告放在同一个角落。那点步枪和型号老旧的的水冷式重机枪生产线,对列强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至少比起江南制造局差得远了。

带着一点点遗憾,刘进洋不得不和钟泱一起走进了能量通道,回到了现实世界的海边别墅。明知道自己手上有着不错的技术,却因为来自外部的限制而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这种矛盾感让他感到了纠结。

钟泱倒是表现得很淡然,他有的是时间等待,工业基础的培养不能也不必急于一时。最主要的还是担心孙逸仙的北伐战略准备要开始了,到时候广州城估计又是一片腥风血雨。不过钟泱对此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只要对方不来触动自己的利益,爱怎么闹就怎么闹吧。

虽然过程很不愉快,但是能让这里的民众彻底的对某些自吹自擂的人死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总比以后流更多的血要好。

凭着“学士”本身自带的测速装置,钟泱得知现在的时速基本已经达到了每小时40公里。不过刘进洋也抱怨车子的避震系统差了点,车子抖动的让自己感觉在按摩椅上。

绕着亚空间工厂区内部的空地转了十来圈,刘进洋总算过了一把自己开车的瘾头,当车子停下时,他整个人看起来比之前精神多了。只见他眼神之中洋溢着欢喜和兴奋:“这车子能拉多重的东西?”

钟泱:“初步算过,极限是2.5吨的载重量。”

刘进洋:“两吨半!不错不错,差不多是中型卡车的水平了。从国外买又贵有麻烦,如果我们自己能生产那是最好不过了,不单只是我的商会需要,整个广州城里的商团商会全都需要有一定运输能力的汽车。什么时候能投产?我都等不及了!”

平时购买外国的卡车,贵不去说,质量还奇差,坏了之后还要花高价去找外国技师修。这导致了运送成本太过高昂,许多小型商团宁愿用马车进行运送也不愿意受外国人的盘剥。而得知了钟泱有着这种汽车的生产技术,刘进洋便仿佛看见了无数的银元在面前朝着他们招手。

翌日的上午九点,陈泽便一个人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当他看见刘进洋也在的时候,脸上流露出了自然而然的惊喜:“咦!进洋你也在啊?”两人选择的道路方向不同,但却丝毫没有对彼此之间的感情造成了什么影响,依旧是关系亲密的伙伴。

“怎么啦?看你满头大汗的。”在朋友面前,钟泱也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

“暂时来说,我们在技术上倒不是落后太多,最欠缺的其实是产能。这东西现在可没办法量产,现在光是纺纱机、织布机这些机械产品都已经让我们的生产力达到了饱和,而且这汽车不像生产自行车、织布机这些机械这么简单,光它的零件都有上万个。”钟泱适时地给刘进洋浇了盆冷水。

“建立生产线啊!需要什么零件生产线我们就建什么生产线,我就不信搞不起汽车工业。”作为一个有眼光的商人,刘进洋自然知道在汽车行业上进行投资绝对是一个大赚特赚的好买卖。

“哪有你想得这么简单,汽车生产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需要成千上万的合格技术工人,光是合格零件的大规模生产就是一大技术难题。再说了,汽车生产出来了,开车的司机怎么办?这种时期急不来的,从工人培养到辅助下游产业的兴起,我们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不过如果只是那除少数的成品作为司机的训练用车却是完全没问题的。”

所谓的工业基础,是包含了产业工人的技术水平、工人的数量、产品的研发能力、工业化生产的加工精度等方面的内容,完全不是单靠生产线的铺设就能够完成的。现在的钟泱就是空有产品技术,而没有相应的产业链条来进行大规模生产。想要真正在一个地区建立起真正行之有效的工业化体系,至少需要数十年的积淀,即使是有着智能工厂这样的金手指,钟泱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无可奈何的。

汽车产业和其他不同,必然会引来列强的窥视。为了占有中国广袤土地里所贮藏的丰富资源,西方列强在我们国家安排了可谓是密不透风的情报系统。在南方,尤其是和香港毗邻的广州等地,想要瞒过英国中情局的眼线搞一些影响力比较重大的事情,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