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海总宪,朕有个主意(2 / 7)

加入书签

“比如丝绸制品,大明的丝绸制品堪称登峰造极,自古以来丝织品就是宫中御用,对于宫中这个客人,必须要尽善尽美。”

王崇古一向很大胆,俺答封贡、贡市都是他一力促成的,现在他又在官厂上发力了。

谭纶满脸感慨的说道:“五桅过洋船是战舰,卖给了红毛番,他们必然趁机作乱,伙同黑番、倭寇、亡命入寇,东南沿海的倭乱,实在是让人心有余悸。”

“任何可能引起倭患的政令,都应该多加审视后再做出决定。”

王崇古沉默了片刻,不肯再多说一句,防止倭患是大明自开辟之后,就一直存在的政治正确,王崇古就是再想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这个问题上只能选择了回避。M..coM

俞大猷看所有人都对这个问题忌讳莫深的样子,坐直了身子说道:“我就倚老卖老了,倭患这个矛盾,是非常复杂的,仅仅从军事、大明海防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水师的建立和维护、海防海巡、以及军械领先的问题。”

今天廷议的内容,还是有言官弹劾张居正数十个罪名,这里面有的不值一提,有的可以参考完善。

“陛下圣明。”张居正一愣,露出了一些笑容,陛下已经完全掌握了化敌为己用、不断完善政令的不二法门。

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们,决计不会想到,他们反对新政的若干理由,都会让新政变得更加稳定而强大。

陛下这一套接、化、发,打的是非常巧妙的。

张居正放下了弹劾他的奏疏,拿起了另外一本奏疏说道:“户部和兵部都不是很赞同卖船。”

“如果诸位有印象的话,大帆船到港的时候,我们将其称之为巨舰,大帆船,相比较之下,大明的船就显得很小了,而现在,我们的船已经比他们大了,而且种类也在变多,画舫这种船,也是松江造船厂的热销商品。”

“万历元年,我们经历了短暂的商品劣势的恐慌。”

“我认为可以卖,卖掉之后,能让船变得更加强大,没有沟通和交流,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的,终究是自说自话而已,大明的五桅过洋船,也是参考了泰西海船和封舟,最后定型。”

俞大猷作为抗倭名将,倚老卖老,率先打破了这个不可触碰的话题。

王崇古见有人带头,便打开了话匣子,十分确信的说道:“如果我们看大明的商品发展的过程,是很符合矛盾说的,一个商品的好坏,需要经受检验,哪里不好用,找到问题所在,分析出原因,改变这个缺点,这个商品才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成熟。”

王国光见张居正廷议此事,开口说道:“大船,我们大明都不够用,为何要卖给红毛番呢?如果我们有十二条五桅过洋船,一条船带1.2万石,一次就可运20万石,明年海运漕粮要达到80万石,只需要跑四趟就够了,一个月时间足够了。”

“卖两条,就少两条。”

王崇古斟酌了一番说道:“大司徒,你这个算法不对,漕粮海船主要还是三桅的夹板舰,这才是漕粮运输的主力,五桅过洋船是为了过洋,上次运送漕粮,是为了实验海船的稳定性,过洋船总归是要过洋的,我们现在没有海图,针图,目前过不了洋,那船长安东尼奥可以帮我测试过洋船的过洋能力。”

“让五桅过洋船在近海跑船,就像是给蛟龙套上了锁链,大材小用。”

王崇古同意卖船,因为这是一门生意,关于生意上的事儿,王崇古本身家学渊源,而且自己督办官厂,所以他不赞同王国光的保守思想,在生意场上的保守,就是把白银拒之门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