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文武庙、圣庙、帝王庙(可跳订,是名单)(1 / 1)

加入书签

像管仲、吴起、范蠡等可入文庙,也可入武庙。从先秦开始,可以增补的名单太多了。武庙尚需重新核定,管仲、吴起、范蠡三人改入文庙。商鞅、百里奚、鲍叔牙、范雎、文种、伍子胥、张仪、李悝、苏秦、蔡泽、蔺相如、荀息、申不害、乐羊、韩非、剧辛、吕不韦等等,实在太多了。像商鞅、范雎、李悝、苏秦、蔺相如入文庙,没有什么问题。伍子胥掘开楚平王墓,鞭尸之举,给他降分很多。朝臣讨论一番。最后决定,先秦名单:商鞅、范雎、李悝、苏秦、蔺相如、百里奚、鲍叔牙、伍子胥、尉缭、张仪、吕不韦、晏婴、韩非。韩非是朱祁钰加进去的。“入圣庙,韩非还不够格,在文庙里,他又没有其他人的功绩,但他的着作影响千古,暂且这样吧。”秦朝名单:李斯。王绾、冯去疾等人终究差一线。汉初文臣中的张良、萧何、范增、陈平四个人是一定能进的。“陛下,叔孙通和郦其食也应入庙。”白圭的话,引起姚夔的反对:“郦其食取巧而已,靠一张利口夺齐国七十二城池,最终也因为一张嘴而惨遭烹杀,老臣以为他和张良等同殿,难免拉低了张良等人的档次。”“姚阁老,若文臣以张良为界限,有几个能入文庙的?”白圭反问。郦其食算是纵横家,外交家。若郦其食能入,樊哙、王陵、灌婴也该入武庙。陆贾、周昌也应该进入的。“郦其食就算了吧。”汉初名单就定下来:张良、萧何、范增、陈平、叔孙通。叔孙通占了儒家宗师的便宜,所以他显得争议性不大。西汉的名单有:张苍、张骞、金日磾、桑弘羊、董仲舒、霍光、主父偃、汲黯、公孙弘、晁错、袁盎、张安世、萧望之、苏武、杜延年、魏相、丙吉、韩安国、韦贤等等。其中不泛汉宣帝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但汉宣帝的麒麟阁十一功臣,多少有些充数之嫌。也可能是史料丢失的原因,也可能不是乱世,太平盛世的功臣簿,在所难免。反正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光、张安世、赵充国是能入庙的,其他人有待考证。像张苍、苏武等人的入庙争议就很大了。姚夔认为张苍、贾谊等功绩不够,苏武重在品质,而非功业,这就差点意思。像张骞、霍光、张安世、晁错、董仲舒、主父偃入庙是没有异议的。公孙弘和桑弘羊,争议性都很大。公孙弘沾了儒学宗师的光,才进入名单。桑弘羊则是汉武帝的钱袋子,和本朝张凤一样。“桑弘羊入庙,公孙弘不入,金日磾也不入。”朱祁钰有意提高财政官员的地位。“苏武确实功绩不够,等大明打下捕鱼儿海,建造一座苏武城,城内建碑建庙供奉便是,不要入文庙了。”西汉名单定下来:张骞、霍光、张安世、晁错、董仲舒、主父偃、桑弘羊。像梁丘贺这样的易学大师,朱祁钰就没有提及了,只当不知。朝臣提出来的东汉人杰:窦融、卓茂、桓荣、班固、赵憙、祭肜、虞诩、马贤、王景、杨震、李固、杜乔、桥玄、陈蕃、张奂、黄琼、黄琬、卢植等等。但都争议性很大。比如窦融,窦融是军阀出身,他所谓的功绩,吹出来的居多。比如李固,吹得天花乱坠,小故事一条一条的,拿出来唬人行,但进文庙就差点意思了。还有杨赐,吹得天花乱坠,他儿子是杨彪,孙子是杨修,出身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史书也不知道是他后人鼓吹的,还是真的那么厉害?反正有待考证。东汉的名臣,怎么看都有点华而不实。这些世家大族的人才,有真才实学的倒是真不多,吹牛都是个顶个的好手。像桓荣、班固,又非治世之能臣。“班固是文史大家,桓荣是儒学宗师,那卓茂的政绩究竟是什么?朕反正没看到。”朱祁钰道:“朕看东汉没有名臣,不录了。”“陛下,您欲根治黄河,东汉王景是治水名臣,不如请他入文庙?”姚夔道。王景是水利专家。朱祁钰斟酌道:“王景除了治水外,没有其他功绩呀,令治水司在王景修过的水渠旁边,建庙拜祭即可,入文庙不够格。”“看看东汉的名臣水平,连破个黄巾,都是盖世名臣了,在华夏长河里,黄巾起义,实在太渺小了,就不比楚汉争霸,就比三国名臣武将再看看,差得太多了。”朱祁钰也取消了卢植、黄琬等人的入庙资格。那就看三国了。三国名单就太多了: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陈群、华歆、张既、钟繇、杜畿、满宠、董昭、刘晔、蒋济、王肃、张昭、张纮、鲁肃、诸葛瑾、步骘、顾雍、虞翻、薛琮、诸葛恪、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邓芝、黄权、法正、庞统等等等。人选实在太多了!根本写不过来,都是实打实的,起码水分小。入文武庙的人也是最多的时代。但有争议的人也很多的,比如郭嘉、贾诩、程昱、诸葛瑾等人,能不能进文庙?“陛下,程昱虽是文人,其实他是统兵之将,就算入庙,他也该入武庙,而非文庙。”“郭嘉虽善出奇谋,但功绩还是偏少。”“贾诩之能,多是三国演义编造臆想出来的,不可否认,贾诩着实出彩,若把他放在东汉,他可为东汉或西晋之名臣,完全可入文庙,问题是三国时代的名臣实在太多了,他的光芒被掩盖了。”“他若能进,诸葛瑾和顾雍、法正,是不是也该进入?”“而以诸葛瑾为标杆,那么三国能进去的超过二十人!甚至更多呀!”没错。东汉二百来年的人才,在三国时代,蜂拥而出,爆炸式涌出来。像贾诩、诸葛瑾、法正这样的,真去东汉,估计家门都出不了吧?都是寒门,没机会出头的。姚夔继续道:“郭嘉能进,法正也是要进的,可法正之功,如何和荀彧、鲁肃比?”“姚大人,话虽如此,但郭嘉之谋,震古烁今,其十胜之谋,说尽兵法要害,魏太祖创业之初,皆靠荀郭之谋。“白圭坚持认为郭嘉能进。郭嘉亏在岁数小、死得早上了。“郭嘉进。”朱祁钰一锤定音:“诸葛亮、荀彧、郭嘉、鲁肃、陈群这五人是没有异议的。”陈群献上来的九品中正制,凭此一策,够进文庙。“陛下,若郭嘉进入,那么张昭、张纮也没有悬念……”话没说完,就被朱祁钰打断:“张纮差点意思,虽有江东二张之说,但张纮亏在死得早,才能并未完全展露,是以差了一线。”“程昱和诸葛恪应该进入武庙的……”朱祁钰也没说完,又被姚夔打断:“陛下,那诸葛恪平定山越之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他接下果实而已。”三国人杰是真的让人纠结。个个都性格分明,战功赫赫,长处特别长,短处也特别多,反而抉择起来困难。这些人杰,分散去东汉、西晋多好,就能大规模进入文武庙了。“都入文庙?”朱祁钰也纠结。程昱、诸葛恪入文庙,多少有些不伦不类。还是改一下武庙名单,入武庙。“再加入蒋琬,蒋济。”蒋琬和蒋济不是一家人。蒋琬是蜀中名相,蒋济是魏国太尉。武庙之所以没选姜维,是因为姜维虽多次北伐,但没有取得大规模战功,不可否认是名将,但距离入庙还是差了一点。“陛下,老臣以为顾雍,也是鞠躬尽瘁的典型,应该入庙。”姚夔忽然道。顾雍的政绩虽然不是非常耀眼,但他为相十九年,治理的吴国蒸蒸日上。“若按姚公之标准,费祎、董允也可入庙呀。”白圭道。姚夔摇摇头:“蒋琬占了诸葛亮的光,所以能入,费祎、蒋琬是后诸葛时代的蜀相,若他们入庙,姜维也该入武庙。”这话公允。朱祁钰颔首:“而且,要是以这个标准的话,钟繇也是能入庙的。”没错,钟繇治理关中,功劳甚大。所以费祎、董允不入,钟繇也就不能入庙了。杜畿、张既等也就无缘武庙了。“朕以为荀攸也可入庙。”朱祁钰道。朝臣皱眉,荀攸确实出色,但其人没有独当一面的功劳,和郭嘉还不一样,郭嘉的奇谋震古烁今,荀攸拿得出手的是斩颜良诛文丑。“太祖皇帝曾说: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谋臣如攸、彧,猛将如辽、合,予两人能高枕无忧乎。”朱祁钰道:“太祖皇帝对张辽、张合、荀彧、荀攸评价如此之高,而张辽张合入了武庙,荀彧是必入文庙的,就差个荀攸了?”太祖皇帝喜欢,那就没问题了。三国名单定下来:诸葛亮、荀彧、荀攸、郭嘉、鲁肃、陈群、张昭、顾雍、蒋琬、蒋济。其中程昱、诸葛恪入武庙。“诸卿,朕在想,诸葛亮可否入圣殿?”朱祁钰抛出重磅炸弹。入圣庙?胡濙斟酌道:“陛下是想令诸葛亮当武圣?那诸葛亮和张良比起来,还有韩信,姜太公,您觉得谁更有资格呢?”那肯定是张良啊。张良和姜子牙比起来,还是姜子牙更牛。“朕以为,可将岳飞、张良、诸葛亮列入武圣,称为亚圣。”这是十哲的感觉。朝臣觉得不妥:“陛下,圣只能是唯一,孔圣为文圣,姜太公是武圣,这是亘古相传的道理。”“陛下可将张良、诸葛亮、岳飞居一殿之首,没必要入圣殿。”如果让张良为圣,反而是拉低了圣的标准。孔圣必为圣,连孟圣都要降格。和孔孟比起来,张良诸葛就黯然失色了。思想,是影响几千年,甚至影响华夏格局的存在,如何重要都不足为过。“就依诸卿的。”朱祁钰答应下来,没搞什么十哲。西晋就人才稀少了。邓艾、羊祜、杜预入了武庙。能入文庙的,只剩下一个贾充。西晋:贾充。五胡十六国:宋配、张宾、王猛、权翼、阳骛、封弈、张衮、崔浩、王买德、尹纬、程遐等等。王猛被放入武庙了。这个时期,朝臣争议不多。宋配和张宾、崔浩都有资格入文庙。五胡十六国名单:宋配、张宾、崔浩。东晋则是:王导、谢安、桓温。南北朝的名臣也特别多,如苏绰、杨愔、褚渊、萧子良、高允、李冲、王肃、李崇、杨椿、卢辩、李宪、陆俟、李安世、李彪、崔光、元怿、温子昇、陆操、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祖珽、郑子尚、高隆之、段韶、李穆、梁士彦、韦孝宽等等。于谨在武庙里,于谨历经北魏、西魏、北周,王佐之才,战功赫赫,功绩是极高的。苏绰是提出用贪官杀贪官的名士。唐代薛稷评价褚渊:张良之翼汉王,郭嘉之协魏主,宋武之得穆之,齐高之得褚彦:定策决胜,谋夫孔多。将其和张良、郭嘉、刘穆之并列。杨愔是高欢手下的谋主,北齐宰相,高隆之、段韶,都是高欢手下大将。李冲是孝文帝改制的重要推动者。高允,侍奉北魏五代皇帝,一代伟器。所以,苏绰、杨愔、褚渊、李冲、高允是必进文庙的。王肃、李崇、杨椿、李彪等都是孝文帝时代的名臣。卢辩、李宪、陆俟都是重臣。李安世则首创均田制。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是西魏八柱国,李虎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弼则是李密的曾祖父;独孤信则是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于谨进了武庙,独孤信就入文庙吧。”韦孝宽也是能入文庙的。但已经入了武庙。有意思的,列举出来的人,都是北朝英杰。南朝似乎除了名将,没有名臣,看看南朝的名将:刘裕、檀道济、沈田子、王镇恶、萧道成、陈显达、萧衍、陈庆之、韦睿、羊侃、曹景宗、王僧辩、陈霸先、杜僧明、萧摩柯等等,数不胜数。反而南朝全是名将,北朝多名臣。南北朝入文庙名单:苏绰、杨愔、褚渊、李冲、高允、卢辩、独孤信。南北朝真的是群英荟萃,天下有能之士都能得到充分使用,才涌现这么多人才。隋朝:高熲,杨素。“朕欲将杨素移入文庙。”朱祁钰觉得,杨素的功劳,政治居多,战功比政治少,所以移入文庙,更合理一点。毕竟隋朝短暂。唐初能入文庙的就多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虞世南、马周是没有疑问的。倒是高士廉、萧瑀在犹豫之中。“陛下,高士廉被重用,更多因为长孙皇后之母舅,其功远非房谋杜断而比,萧瑀数次罢相,功过难定,是以老臣觉得不入。”姚夔道。朝臣基本持一样的意见。朱祁钰颔首:“岑文本和褚遂良呢?都是名臣啊,朕觉得也可入。”“陛下,您已经将马周列入其中了,马周、岑文本、褚遂良,老臣认为只能择一而入。”姚夔坚持。朱祁钰觉得可惜了,唐朝的人杰太多了。这些人杰,都是可以立庙祭祀的。“姚卿,既然马周已经入了,就让岑文本和褚遂良也进入吧,毕竟撑起了贞观之治的人才,如何夸赞都是不嫌多的。”朱祁钰说了软话,又争论一会。唐初人选定下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虞世南、马周、褚遂良、岑文本。盛唐的名单:李昭德、姚崇、狄仁杰、张柬之、娄师德、桓彦范、李多祚、敬辉、宋璟、张九龄、卢怀慎、苏颋、张嘉贞、源乾曜、魏知古、张说、颜真卿等等。李昭德、姚崇、狄仁杰、娄师德、宋璟、张九龄几个人是必入的。朝臣倒是一致认为,盛唐名单不能再扩充了。各朝代的名臣名将太多了,华夏这片土地上,真的是太能诞生人才了,人杰地灵之地。盛唐名单确定:李昭德、姚崇、狄仁杰、娄师德、宋璟、张九龄。衰落的大唐,能臣照样不少。段秀实、李德裕、裴度、高骈、刘晏、杨炎、陆贽、李泌、李吉甫、李绛、郑畋等等。因为段秀实和高骈,属于名将。最后裁定,中晚唐名单:李德裕、裴度、郑畋。五代名臣人选就少了很多,如查文徽、韩熙载、冯道。五代名单:韩熙载、冯道。两宋的名臣就多了。但皇帝讨厌宋朝,自然不会遴选太多人入庙。赵普、范仲淹、包拯、寇准、王安石、韩琦、富弼、欧阳修、文彦博、张方平、司马光、胡铨、周必大、孟珙、余玠、文天祥等等。“胡铨和周必大就算了吧,政绩虽不错,但过于软弱,没资格入庙。”朱祁钰直接把他们划掉:“南宋就孟珙、余玠、文天祥有资格入庙。”他又沉吟一下:“就定孟珙和文天祥入庙,南宋的其他人就不必考虑了。”朝臣也不敢说。皇帝讨厌南宋小朝廷,在朝堂上也经常说。两宋名单很快就定下来。名单如下:赵普、范仲淹、包拯、寇准、王安石、韩琦、孟珙、文天祥。文官最多的朝代,入文庙的竟然是最少的。而且,选的都是变法型人才,范仲淹和王安石。辽国和金国各挑一个。辽国:韩德让。金国:完颜宗干。元朝人杰可就多了,第一人选,就是耶律楚材。“郭守敬也可入文庙,天文、历法、治水都是大事,郭守敬是其中全才,朕也希望,大明也有这样一个全才,辅佐于朕。”很快,就把名单商议出来。元朝名单:耶律楚材、郭守敬、伯颜、刘秉忠、廉希宪、阿鲁浑萨理、脱脱、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应该放入武庙的,放入文庙不伦不类。过了大元,就是当代了!然而,开国功臣又多被诛杀,现在追封显得不伦不类。“凡是入文武庙的本朝臣子,哪怕曾经犯罪,朕也特赦其罪,恢复爵位,并入文武庙享受祭祀。”比如蓝玉,进入武庙之中。但他本身是罪人,政治不正确,朱祁钰只能下圣旨,特赦其罪。“但后人不予追封。”朱祁钰特意加了这句话。“陛下圣明!”一旦追封的话,不知道哪里就会冒出来一位先贤后人,哭着喊着要爵位,大明岂不乱了?只是承认功绩,其他的是不承认的。“李善长、胡惟庸,是要入文庙的,不管其犯下多少错,功劳在此,该入文庙。”这话就有违祖制了。但皇帝正在想方设法拿回祖制的解释权,修改就修改喽。“三杨也要入庙的,杨士奇、杨荣、杨溥……”朱祁钰斟酌起来:“朕本以为胡广也是能入庙的,但其后人不孝,便当个备选名额吧,夏元吉可有资格入庙?”这人选,当代人就不敢置喙了?但朱祁钰着实双标,连蓝玉、胡惟庸等人都赦免了罪过,怎么胡广就因为后人不孝,不能入文庙呢?夏元吉是治世能臣,执掌财政,永乐皇帝能五次北伐,和夏元吉的能力是离不开的。“入庙吧。”“还有两个人物,朕觉得难以决定。”朱祁钰问道:“姚广孝和郑和,该不该入庙呢?”“太宗皇帝靖难功成,和姚广孝是分不开的,只是大师是化外之人,不喜凡尘俗世,若朕一意孤行将其奉入文庙,大师英灵是否会不安呢?”没有姚广孝,就没有燕王一脉承嗣大统。“陛下,郑和是宦官呀,如何入文庙呀?”姚夔觉得不妥。宦官岂能和文官一起,入文庙祭祀?那岂不乱了纲常?朝臣都反对郑和。朱祁钰却道:“班定远能入武庙,郑和之功,不比班定远差,他七下西洋,煊赫大明国威,声势比班定远更大更雄伟,如何不能入庙?”“诸卿不能将郑和看做一个宦官。”“将郑和看成名臣名将便是,毕竟他虽是宦官,却从不干政,甚至还甚是勇武,在靖难之中,身先士卒,立过不少汗马功劳。”您还知道宦官干政啊?那您用多少宦官?朝臣没法辩驳,因为定的是本朝人,朝臣参与过于尴尬。像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不入文庙,反而太监郑和入了文庙,这是皇帝往文庙里掺沙子、掺屎呢。“陛下,不如移去武庙?”胡濙不想自己入文庙的时候,旁边站个太监,騒臭。朱祁钰瞥了他一眼:“那就入武庙吧。”“待老太傅百年之后,必能入文庙。”于谦是唯一活着入武庙的人。毕竟人家的功绩摆在那里。明朝现在的名单就是:李善长、胡惟庸、夏元吉、杨士奇、杨荣、杨溥、姚广孝。文庙,总名单如下:管仲、商鞅、范雎、李悝、苏秦、范蠡、蔺相如、百里奚、鲍叔牙、伍子胥、尉缭、张仪、吕不韦、晏婴、韩非、李斯、张良、萧何、范增、陈平、叔孙通、张骞、霍光、张安世、晁错、董仲舒、主父偃、桑弘羊、诸葛亮、荀彧、荀攸、郭嘉、鲁肃、陈群、张昭、顾雍、蒋琬、蒋济、贾充、宋配、张宾、崔浩、王导、谢安、桓温、苏绰、杨愔、褚渊、李冲、高允、卢辩、独孤信、高熲,杨素、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虞世南、马周、褚遂良、岑文本、李昭德、姚崇、狄仁杰、娄师德、宋璟、张九龄、李德裕、裴度、郑畋、韩熙载、冯道、赵普、范仲淹、包拯、寇准、王安石、韩琦、孟珙、文天祥、韩德让、完颜宗干、耶律楚材、郭守敬、伯颜、刘秉忠、廉希宪、阿鲁浑萨理、脱脱、李善长、胡惟庸、夏元吉、杨士奇、杨荣、杨溥、姚广孝。一共98个人,空位比武庙要多。而武庙也有修订。管仲和乐毅、杨素,送去文庙,程昱、邓艾、诸葛恪、王保保、郑和加入武庙。又加入一个窦宪。孙武、乐毅、田穰苴、白起、孙膑、廉颇、李牧、吴起、田单、赵奢、司马错、王贲、赵佗、项羽、韩信、曹参、周勃、彭越、英布、龙且、夏侯婴、冒顿、李广、霍去病、周亚夫、卫青、窦宪、赵充国、程不识、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关羽、张飞、程昱、张辽、张合、周瑜、吕蒙、陆逊、陆抗、诸葛恪、邓艾、杜预、陶侃、羊祜、王濬、谢玄、杜元凯、王猛、慕容恪、石勒、冉闵、祖逖、拓跋珪、慕容垂、宇文宪、韦孝宽、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陈庆之、檀道济、韦睿、刘牢之、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张须陀、长孙晟、李靖、李积、李孝恭、苏定方、尉迟恭、裴行俭、秦琼和侯君集、论钦陵、郭子仪、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张仁亶、郭元振、李晟、薛仁贵、刘仁轨、黑齿常之、契苾何力、高仙芝、张巡、李愬、李存勖、李存孝、王彦章、杨行密、岳飞、曹彬、狄青、韩世忠、吴玠、耶律休哥、萧挞凛、完颜陈和尚、木华黎、速不台、者勒蔑、旭烈兀、扩廓帖木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蓝玉、傅友德、邓愈、沐英、朱能、张辅、郑和、于谦。修订之后,武将一共128人。肯定有很多名将,应该入庙,却没有入庙,后续还可继续修正。“八座主殿,就有八个主位。”“朕以为,文庙主殿里,张良、诸葛亮是能坐主殿的。”“武庙里,韩信、岳飞、李靖、卫青可坐主殿。”武庙里,空位太少,李积和徐达也是能争一争的,吴起、孙武、白起、乐毅表示不服,关羽、张辽、周瑜也想坐一坐,苏定方、常遇春深表不服。文庙里,就显得不相上下了。毕竟对治国的评价,是很主观的事情,战争胜败战果如何是很客观的,一眼便知。“陛下,老臣以为,萧何也可坐一主殿。”胡濙缓缓开口:“房玄龄、杜如晦也可二选一。”他上去的时候,挨着姚广孝也不错。于谦就难受了,挨着郑和。“文天祥如何?”朱祁钰问。胡濙却道:“陛下,文天祥流传千古的是精神,而非政绩,老臣以为房玄龄更合适。”文庙四主殿主位也定下来:张良、诸葛亮、萧何、房玄龄。耶律楚材吃了辅佐蒙古的亏,否则他坐主殿,绰绰有余。霍光、荀彧、杜如晦、姚崇、苏绰表示不服,包拯、文天祥也想坐一坐主殿,李善长、胡惟庸也想翻身。“圣殿该供奉谁呢?”姚夔却道:“陛下,老臣以为宜少不宜多,左供孔圣,右供姜圣即可。”这话引起朝臣的赞同。“那孟圣该在何处呢?”白圭问。别看朱家人不喜欢孟子,但孟圣是要供奉的,像颜回、曾参、子思、荀况则不供奉?那影响可就大了,估计会被天下读书人骂到吐血。这圣殿既然建立了,就要传承千年的。哪怕是改朝换代,也是要继续供奉的,供奉不知道要几千年,岂能把儒学宗师踢出去?姚夔坐蜡了,他脱口而出,结果犯了大忌讳。只能求救于皇帝。“姚卿失言了。”“但既然是圣殿,就不是谁都能入殿称圣的。”朱祁钰帮他找补:“朕以为,供至圣孔圣和亚圣孟圣,如其他儒学圣人,不供神像,只供牌位,列于文圣之侧。”得把圣人搞得多多的,毕竟我们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朕以为,以后称圣者,都可入圣殿,但只能供牌位,不供金身,除非其人功绩,超过至圣先师,超过武成王姜太公。”在儒教里,是没有人能超过孔子的。论打仗,好像真的没人超过姜子牙。“陛下圣明。”朝臣觉得这个办法,能平息天下读书人的怒火。倘若不供颜回等人,可就把儒家得罪惨了。所以都要供。以后谁想进,得和这几位掰一掰手腕了。然后就是帝王庙了。帝王庙的标准也不能太高,若按照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的标准定,能入庙的寥寥无几。“朕以为当从黄帝始,历朝历代开国君主,有作为的中兴之君,都有资格入庙!”废话,要是不加中兴之君,那么他朱祁钰怎么入庙?“朕打算设九殿九坛。”“正中央为黄帝殿,陪祀三皇五帝神位、神像,黄帝居中,左右为燧人、伏羲、女娲、神农、有巢氏在左侧,太昊、炎帝、少昊、颛顼、帝喾在右侧。”三皇五帝还有不同的说法。在《尚书大传》,燧人、伏羲、神农三皇。在《春秋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还有《风俗通义》、《三字经》、《庄子》、《纲鉴易知录》的三皇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庄子》,有巢氏、燧人氏为三皇,还缺一个。五帝也是版本很多:在《吕氏春秋》里: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在《史记》《大戴礼记》里: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在《资治通鉴外纪》里: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为五帝。为了全部祭祀。朱祁钰全都放进去了,睡也不得罪,和黄帝放在一个殿里。“左边第一殿,中间放尧、舜、禹神位、神像,左右陈列夏禹王、商汤王、商中宗、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右一殿,中间放秦始皇神位、神像,左侧陈列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右侧放汉武帝、汉宣帝、汉光武帝。”这一殿,把汉高祖和汉武帝,放于秦始皇左右,文景宣三位杰出帝王,东汉王朝的开辟者汉光武帝却只能居于最末,可以说,这一殿全是猛人。“左二殿,中间放魏武帝神位、神像,左侧陈列汉昭烈帝、晋宣帝、北魏太武帝、北魏孝文帝、北齐太祖的神位、神像;右侧陈列宋武帝、北周文帝、梁武帝、陈武帝的神位、神像。”左侧多出一位来。这就有意思了。这一殿除了刘备,全是乱臣贼子。但,不可否认,全是人杰。“右二殿,中间放唐太宗的神位、神像,左侧陈列隋文帝、唐高宗、唐宪宗,右侧陈列唐明皇、唐宣宗、唐代宗。“这一殿多少差一些,但这些皇帝,除了隋文帝外,都是唐朝皇帝,就显得唐朝皇帝厉害了。但和其他殿打起来,怕是要吃亏呀。“左三殿,中间放置宋太祖的神位、神像,左侧陈列后周世宗、宋仁宗、辽德宗的神位、神像,右侧陈列辽太祖、西夏景宗、金太祖、金太宗的神位、神像。”这一殿,右侧多出一位。可怜巴巴的宋太祖,放眼望去,都是他的仇人,唯一进入的宋朝皇帝,还不是他的后人。至于南宋皇帝,就别想太多了。“右三殿,中间放置成吉思汗的神位、神像,左侧陈列元世祖、元宪宗、赛因汗、元定宗的神位、神像,右侧陈列察合台汗、元太宗、海都汗、伊利汗的神位、神像。“这一殿争议最大。但这一殿是最猛的,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领土极为庞大的蒙古帝国。“陛下,咱们供奉元朝君主而已,怎么还供奉这么多大汗啊?”胡濙觉得别扭。“明承元制,大元是由四个汗国组成的。”朱祁钰道。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利汗国。“朕既设这一殿。”“这些君主,自然是要供奉的。”“这些大汗,都是我华夏君王,待大明兵临城下之时,也昭示着,曾经的大元回来了!”这是法理问题。可能在国外并不重要,但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尤为重要。朱祁钰坚持如此放置。已经放置六个大殿了。只剩下两个殿。“左四殿,中间放置明太祖皇帝,左侧放明太宗、明仁宗、明宣宗的神位、神像……”右侧的首位,当然是他朱祁钰了。但,朝臣却不这样想。一共设置九殿,空了一殿,摆明了是给自己准备的呀!但是根本不可能!明太宗变成明成祖,纯粹是嘉靖的锅,等于把永乐皇帝造反给实锤了,顺便让朱棣死后不得安宁。祖有功宗有德,方是祖宗。他朱棣何德何能,单独开辟一殿,去做祖宗呢,地下还有亲爹呢,他这是大不孝。太宗皇帝也倒霉,称帝的时候被文臣坑了一波,选用了“永乐”这个年号。当时的文人也损,知道太宗皇帝没文化,就使劲坑他。永乐是方腊称帝时用的年号。方腊是反贼。暗喻太宗皇帝是反贼。死后又被嘉靖给坑了。所以,朱祁钰是绝对不会单独开辟一殿的,等牌位摆不下了,就委屈委屈太宗皇帝吧,您还是去当“祖”吧。“陛下,塑神像,是否会对先帝不敬?”胡濙担心。“无妨,塑神像也能让天下百姓,乃至后人看一看历朝历代皇帝的风采!”当然了,重点是给太祖皇帝洗白。太祖皇帝不是鞋拔子脸,不是出门吓死鬼的长相。“让陆祥亲自雕刻。”朱祁钰之前就让陆祥去学习雕塑了。“再让画师寻找典籍,尽量还原华夏皇帝、名臣名将的原貌。”“还要将画像供奉于上。”“那些没入庙的名臣名将,以后在其家乡,或者功成之地,设庙祭祀便是,都是华夏人杰,理应享受千古祭祀。”“既然要建庙,就不要拘泥地方,建得足够大,建得足够恢弘!”朝臣却说,没有地方啊。朱祁钰笑道:“朕没说建在内城啊,建到外城去,令钦天监好好选址,在朝阳等各城都可以,挑选好地方就能修建。”占地面积要大,特别特别大。供奉这么多显赫君王,名臣名将,不能小气。此刻,天都要黑了,总共讨论了两个半时辰。茶水喝了一盏又一盏,身上都十分疲劳。朱祁钰站起来活动一下:“此事就这么定了,交给工部督办便是,让蒯祥、陆祥、蔡信、杨青等用心督建。”启用的都是能工巧匠,千古俊杰。“诸卿,说回流民的问题。”朱祁钰道:“引起建庙之事,是从流民问题引起来的,当时朕要恩赏一笔钱,遭到诸卿的拒绝,才说起了建庙之事。”“诸卿,该如何贴补流民生计呢?”朝臣思维还没转过来。马文升率先开口:“陛下,只要按照常规手段安置即可,不宜过度。”王复却道:“陛下心心念念流民之事,不如中枢略微倾斜,给一点好处便是。”马文升却皱眉。先不说良善百姓会怎么想,就说中枢恩赏的好处,真能实打实的落入流民手上吗?那些士绅可都不是好相与的。中枢到地方的钱,能有几分落到实处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陛下可赐几棵果树苗、桑树苗,令其栽种后,皇家商行去收他家的瓜果、蚕丝。”“再分配些纺织的活计,让他们能赚一点钱。”王复的意思是,不能给钱,也不直接给好处。给人希望。活下去的希望就可以了。“王卿此言甚是,朕听之。”朱祁钰认真道:“不止流民,天下百姓都要给他们活下去的希望。”查了十几个小时了,终于搞定!明天、后天多写,写两个超大章,把欠下的还清!把剧情追上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