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荆轲斗辩(3 / 6)

加入书签

“张大人所言极是;既然是个悲剧故事,说明故事中另一个角色比主角更加武功高强,最终将主角打得惨败?”

沈若寥笑道:“两位大人请见谅,怪我刚才没说清楚,其实故事中的主角自身武功究竟怎样,谁也不知道。不过,另一个角色确实是比他要强得多,他也的确最终失败了。”

景清小心翼翼地问道:“仪宾大人,此曲既是大人三年前练剑时所作,以大人如此少年俊杰,曲中定然蕴含了大人的高远志向。所以曲子所述的故事,想必是个催人奋进的励志典故?”

沈若寥沉思片刻,道:“景大人,故事从来是因其悲壮而闻名天下,而不是因其励志。不过,大人英明,选择这个故事,确实寄予了我本人一些小小的理想。当时比现在要天真幼稚,不过这些志向从来不曾消失,而且比当初愈加坚定明确了。”

张昶道:“既然是承安仪宾的志向,自然是在武不在文了。”

沈若寥迟疑了一下。“可以算是吧。悲,不过——主要还是在烈上。”

朱能试探性地问道:“莫非是鸿门宴?”

“鸿门宴不能算悲剧吧?”张玉似乎吃了一惊,看着朱能。

沈若寥道:“朱将军英明,这个故事与鸿门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很抱歉,朱将军,请您继续猜。”

他回过头,看了看其他三个朝廷官员,问道:

沈若寥笑道:“文治武功,文向来在武的前面,我也一直希望自己在文上能有所成就。不过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所以大人英明,我在曲中寄托的小小志向,确实在武功上。”

“是希望和令尊一样做个天下无敌的高手了,”袁容冷淡地说道。

“不会,承安仪宾已经是天下无敌的高手了。而且都说了是《史记》中的故事,又寄托了承安仪宾的志向,所以肯定是个光照汗青的大人物,”李让道。

沈若寥道:“我这位主角虽然光照汗青,却算不上是什么大人物。”

“三位大人有何见解?”

朱棣也正在想办法逼那三人开口,此刻沈若寥替他说了出来,他便微微一笑,继续坐观。

景清心中已有问题,此刻却看了看张昺和谢贵,不愿意先开口。张、谢二人本来对这场游戏深感厌烦,却又找不出借口脱身,本来新年宴会,藩王请地方官员赴宴虽是惯例,从道理上讲也应该被地方官员视为荣幸,而席上行酒令、游戏之类,更是万万不可拒绝。二人无奈,张昺只好应付道:

“既然是故事,就不能只有一个主角。定然另有一个重要角色在仪宾郎的曲子中。”

他这句话给了谢贵启示。谢贵忙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