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节 校场点将(2 / 3)

加入书签

眼看着煮熟的鸭子就此飞走,袁绍当场便在帐中挥剑斩断案牍怒道,“好个高览,竟敢诓骗于朕”

沮授眼见怒火中烧的袁绍大有问罪高览的架势,赶忙上前劝阻说,“陛下息怒。高览将军并非存心欺君。全因蔡安贞攻势太猛,使高览将军首尾不能顾,方才让夏侯渊有可乘之机突围。”

原来在夏侯渊突围后没多久,高览就收到了袁绍命他防守豫州与青州交界地的圣旨。为了推卸放走夏侯渊的责任,高览将计就计故意将曹军从乌巢突围的消息推后了数日上报。如此一来便可以齐军来势凶猛作为乌巢失手的借口。因此这会儿的袁绍还以为夏侯渊刚跑没多久,根本想象不到其实夏侯渊已然同徐晃抵达平原向蔡吉搬来了救兵。

不过袁绍得到的情报虽有偏差,但关于齐军攻势凶猛这一条却是这两天来诸多战报中都提到共通之处。先是青州,后是渤海,短短十天内齐军势如破竹地为蔡吉将领地扩大了一倍,让一贯高傲的袁绍既肉痛又恼怒。肉痛的是一个疏忽竟让蔡吉那贱婢成火打劫占取防御薄弱的渤海等郡。恼怒的是无论是在青州还是在渤海,当地的军民竟都没有坚守城池。身为青州别驾的辛评与渤海太守的龚纪更是带头降了蔡吉。气得袁绍连连直骂二人忘恩负义,两地百姓皆为刁民。对此袁绍治下的军民恐怕也是满腹的委屈,毕竟袁氏的大陈国不过才立国一年而已,其治下百姓对大陈国的认同度又怎能同已有四百多年国运的大汉相提并论。

当然袁绍本人是不会做这方面反思的。若非官渡之战已进入了最后的决胜阶段,袁绍不想在已经看见曹操中军大帐旗帜的紧要关头前功尽弃,他可能早已鸣金收兵,转而对付蔡吉,收拾那帮忘恩负义者去了。

夏侯渊站在一旁耳听蔡吉连发两道军令,都是派兵渡黄河进攻袁绍的腹地,便知蔡吉这是要行围魏救赵之计。这么做虽说也是在救援曹操,可眼下曹操正与袁绍进行生死之战。或许还未等蔡吉威胁到袁绍的后方,官渡曹营便已先被袁绍所灭。意识到这一点的夏侯渊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且就在他冷哼着翻白眼之时,“恰巧”对上了蔡吉投来的目光。却见此时的蔡吉正带着盈盈笑意看着夏侯渊与徐晃。见此情形,本就心存不满的夏侯渊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然则还未等夏侯渊吹胡子瞪眼,蔡吉已然取出了第三块令牌,高声宣布道,“赵云听令。”

“末将在。”赵云下马出列道。

蔡吉递出令牌说道,“孤命汝率步骑一万,协同夏侯将军、徐晃将军以及曹,日夜兼程赶赴官渡救援曹司空。”

赵云没有参与昨夜的会议,此刻听蔡吉如此安排以为自家主上真要救曹操。赵云虽不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做派,但军令就是军令。因此他只是稍稍楞了一下之后,便接过令牌抱拳道,“末将遵命。”

另一头夏侯渊见蔡吉还真派兵救援官渡,当即脸色由阴转晴露出了欣慰的笑意。同时亦对刚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举动深感尴尬。却见他当即跨前一步与徐晃,双双向蔡吉心悦诚服地一拜道,“多谢齐侯仗义相助。”

当然这会儿对蔡吉心存感激的可不止夏侯渊、徐晃两人。曹丕在听到蔡吉放他去救援官渡之后,表情也惊转喜。激动之余他亦快步上前向蔡吉躬身叩拜道,“多谢齐侯救助家父。”

“三位无需多礼。司空于情是孤长辈,于理是孤盟友,孤出兵救援乃是天经地义之事。赵将军武艺高强,为人忠厚,三位与其定会合作愉快。而孤稍后也会率部赶去官渡。”蔡吉大言不惭地保证道。话说今日这番布置其实是经过蔡吉、贾诩等人认真商讨后得出的结果。既然最终目标定做了称霸河北,蔡吉的主攻方向便是袁绍的腹地而非官渡。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讲夏侯渊、徐晃、曹丕三人留在身边碍事。为此蔡吉便单独拨出一队人马给此三人,让其赶去官渡救援曹操。当然为防止出现借兵不还的乌龙,蔡吉还需派一个人坐镇其中,此人便是赵云。

赵云无论是在品性上,还是在志向上都与曹操南辕北辙。蔡吉曹操就算有本事让石头,也没本事挖走赵云。只不过赵云性情敦厚,蔡吉怕他在曹操面前说不了谎,故而也就没有告诉他的真实计划。而以蔡吉对赵云的了解,不知情的赵云必能把戏“演”得连曹操都挑不出个来。

当蔡吉在平原城调兵遣将之时,身处官渡的袁绍正在为夏侯渊等人的逃脱而大发雷霆。原来袁绍在开战第一日向曹操夸下海口之后,便一直想要拿下夏侯渊等人的首级去向曹操炫耀。可谁曾想才每几日的功夫,乌巢那边便传来了曹军突围的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