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融灵(3 / 5)

加入书签

千蛊真解倒是大部分都流传下来,分为灵蛊术,巫蛊术和血蛊术三个分支,成了巫神殿的主要传承巫术。

万相真解也有大半部分流传下来,发展为鬼道。主要被当年和大巫神齐名的蚩尤巫王侧卫统领鬼候的后裔和同一时期的其他巫王侍卫后裔所掌握,发展成为现在西川钟家,苗疆的伍家和魏家。

但是融合三部分为一体的巫颂总纲却失传。

又经千年洗礼传承,百灵真解流传下来的部分,渐渐发展成了苗疆地区的基本武术,苗武。

而千蛊真解的灵蛊术和巫蛊术纷纷失传,反倒是在巫祖的研究和推广下,血蛊术不断发展,形成了现在苗疆的主要蛊术的血炼之法。

这法则类似于逍遥游,但是又从根本上不同。因为这法则是以本命蛊虫为媒介,来聚集灵气,修炼自身元精,元气和元神。

从中,肖遥终于明白了苗疆各类修炼体系的由来。不论鬼道还是巫蛊,这都巫王神术的一部分,而完整版的巫王神术就记录在巫典和巫颂之中。

相传,蚩尤大神通过观察万物生灵的一举一动衍百灵真解,观察虫鸟鱼兽的繁衍,化千蛊真解,观察周天星辰变化,创万相真解。

最后蚩尤又将百灵真解,千蛊真解和万相真解融为一体,形成巫王传承的巫颂。

只是,自蚩尤之后的巫王却从再也没有任何一代将三部分全部练成。即再没有巫王练成巫颂。

万相真解只有一部分流传到鬼道三家内,因此这三家也纷纷学习血蛊术。

使得不论巫神殿,还是巫衣派、毒龙教以及魏家或者伍家都将血蛊术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而玉简中关于灵蛊术的记载显然也不完整,想来这也就是灵蛊术被束之高阁的原因了。

之后经历代巫王和大巫神的发展,又将巫颂扩展成了巫典。

准确的说,巫典一方面是巫颂的详解,而主要方面则是巫颂的发展。只探索了在其中一种真解下修炼到化境的方法,最后逐渐形成了整个巫族统一的修炼体系:太一录。

太一录,则是专门用来培养大巫神、巫王和巫族高手的修炼体系。

三部真解都已经发展成了可以修炼到化境的独立的三种途径。而进入化境之后,三者则又合为一体,也就是完整的巫颂或者巫典。

在太一录修理体系内,百灵真解侧重元气,千蛊真解侧重元精,万相真解侧重元神,本来是相辅相成的三个部分,但是随着第七代大巫神和末代巫王的死去,太一录中百灵真解的只有一部分作为苗武流传下来,散落在苗疆各个寨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