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叶秀才的打算(2 / 2)

加入书签

很多时候,民不举官不究的习惯,就是因为有这些地方乡绅。他们有效的缓解了集县内警,政,文,卫,户等大权于一身的知县老爷的工作困难。

不管出了多大的事情,都会由本村的里长和略有名望的乡绅负责解决,这也是有些人大夸特夸中国古代某些时候死刑犯少的原因。那些族老乡绅们可不跟你讲究什么秋后问斩,事情小的比如偷鸡摸狗,张家李家打架了,王家的媳妇在村口一边剁小人,一边骂啦,当场解决,非常具有时效性。事情大的,比如叔嫂通奸啦,老父打死不孝的儿子啦,该浸猪笼的浸猪笼,该隐瞒的就隐瞒,亲亲相隐是有传统的。

所以有时候皇帝大臣齐声称赞本朝治理的好,全国的囚犯不过几十名,文治大兴,教化庶民有功。那是因为一大批的罪犯,早就死在了乡绅和里长的手里,根本不用上报。

“叶贤侄,嗯,我有些事情,想跟你商量商量。”张里长试探的说道。

没有老婆就没有吧,大丈夫何患无妻。不过就算大丈夫不患无妻,大丈夫也要患无钱啊!

钱钱钱,这是除了傻子,谁都知道的东西。虽然钱不能吃,钱不能喝,但是钱可以买吃,钱可以买喝,这么好的东西,偏偏叶观与他无缘。

“飞机大炮不会造,玻璃煮盐不明了。厨师美食吃不够,书法文章纸上瞧。他奶奶的,我怎么当初不学学理科呢,这工科的玩意玩不转啊,怎么没学厨师呢,开个小酒楼也是好的呀,没学过毛笔啊,书法文章除了会认外加会喷以外,别的都不会啊。实在不行,加入传销也是好的啊,至少可以骗骗乡野愚民啊。真是后悔啊!”叶观痛心疾首,曾经这么多的好职业摆在自己眼前,自己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了才知道后悔莫及啊!

这小小的村子,肯定不是他愿意待到死的地方,就跟前世南下广州的山村青年一样,出去才是正途。

“弘治十六年啊?这是一个什么年代来着?只知道离着明朝灭亡还早着呢,出去看看应该没事吧。说不定自己也能在这个世界里打出一片天地呢?”叶观坐在自家的大门前,陷入了对前途的迷茫中……

………………

“叶贤侄,是叶贤侄吗?”离着叶观家七八米远的地方,一个拄杖老者走到了叶观的面前。

“哦,是张里长啊,您老前来是有什么事情吗?”叶观借着月光,看到了老人的面容,他是本村的里长,经过叶观这几天的观察,里长也就相当于村长之类的人物。

不过里长的权力也不小,这里的里长都是些村民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的长者充任的。

老人嘛,最喜欢,最擅长的就是和稀泥和解决乡里纠纷之类的事情,这也是中国这两千年来封建社会最基础的一层,是乡绅与本地父母官共同治理地方的重要角色之一,很有点儿元老会的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