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阳(2 / 2)

加入书签

秦义接了书信,凝神仔细听了侯爷的吩咐,一字不差地复述了一遍,得到侯爷的确认,这才领命告退,从屋子里出来,将信笺塞在腰间的牛皮信袋里,翻身上马,一路疾驰径直投京城方向而去。

眼瞅着天擦黑已经酉时末刻了,从通州一路快马赶到京城也得近一个时辰……他必须赶在关城门前回去,否则,信件不能及时送到耽搁了……哪怕侯爷不会动用军法,他们自己也受不了!

第二日,吃过简单却还算美味的早餐,杨璟庸就骑了马带了小厮长随护卫,由众人簇拥护卫着,骑了马一路往京城回去。

临近重阳,恰是秋高气爽、艳阳明媚之日,一路上寸草皆穗,树叶灿黄赤红,一片绚丽灿烂之色,丝毫不逊于春日盛景一片。惯会欣赏美景,享受生活的雍王爷今日却完全没了游玩赏景的兴致,一路阴着脸,打马飞奔,那神情,仿佛赶着回京城有什么要务似的。

------题外话------

工程的质量和进程都很令人欣喜,作为主理此次河工的官员,秦铮自然也欣喜。另外,据他所见的灾民们也大多数接受了以工代赈,不说温饱无虞,但至少能够支撑到明年开春,不至于发生饥荒,甚至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等惨剧。

想必,把那些被安置的灾民们的情况说给妻子听,妻子会无比欣慰吧!

或许是因为出身最底层的庄户人家,妻子总是怜贫惜老,上一次独自进入疫区救治疫民,抵抗瘟疫;这一次的水灾,又毫不迟疑地让庄子上安置灾民……之后又预购粮食、以工代赈等等,想法子救助受灾的老弱妇孺度过灾荒之年。这样心底纯良温厚的人,活人无数,也必定积下无数阴德……这样的人,一定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她和孩子一定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眼下工程进展迅速而顺利,人心稳定,也不用两个人都在这里盯着,雍王要回京参加重九朝会,等雍王回来,他就能够回城……上一次生昀哥儿,他奉命出征,远赴川陕;这一次她生产,他一定要赶回去,守在她身边!唐朝有魏征护卫御驾,他秦铮为国为民做的足够了,也让他为自己的妻子做一回守护之人,届时,他顶盔掼甲手持长槊立于门口,必定能够抵挡一切阴祟之物。

心里这么思量着,脸色也难得地放松着,秦铮抬眼看着杨璟庸,点头道:“好。”

这几日家里有事,每天回家差不多都八点多九点了,疲惫不堪之下,根本没有效率……

还好,今天差不多处理完了,没特殊情况,明天中午左右就能更新了。

没能好好码字更新,在此跟亲们道一声抱歉!

杨璟庸看着对面之人一脸的放松愉悦,还有他手中捏着的信笺,眼睛微微一眯,不知怎么的,就觉得他脸上那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很有些刺眼,目光一转起身,将手中的信笺往桌上一撂道:“奔波一日着实疲惫了,我就早去歇着了……今晚,你也可以放心,好好睡一觉了。”

话未说完,人已经挑起门帘走了出去,一路回自己居住的东厢去了。

秦铮心情难得的放松着,也没有留意杨璟庸的异样,随意哼了一声,垂了眼,又细细地阅读起妻子的信来。看了两遍,要了纸笔开始写回信……

‘起名之事暂且不急……或者,你可以给他们起个小字……周岁或者启蒙再起大名不迟……’

一时,将信件写完,秦铮将手中的笔搁在笔山上,拿起信笺又细细地读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错漏疏忽,这才吹干了墨迹,填进信封之中,唤进秦义来,将信笺交给他:“传话给老先生,让他夜里警醒着些……就请他老人家这些日子守在府里吧。跟他说,等我回城,补偿他两坛五十年陈酿的荔枝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