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旱魃(3 / 3)

加入书签

会下雨。

听莽婆所言,他们出马仙对付旱魃的办法,主要是使用童子尿与黑狗血来对付旱魃。

遇到成精的旱魃,则是需要“打旱骨桩”、“焚旱魃”。

“这旱魃虽然好对付,可是这个却是千年旱魃,甚至智商都超过了常人,精的很,我们很多兄弟都死在了那东西的手里!”霍明看着我和胖子说道。

“好,我知道了。”我答应了一声,转过头看着苏婠婠道:“苏婠婠,咱们马上开船,前往东北。”

手过一次,死伤惨重,差点儿就被灭了仙家。”莽婆说到这里,语气一顿,看着我接着道:

“所以……所以我们走投无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来请阴阳游轮的船长,您出手相助。”

我听完莽婆的话后,又看向了站在我身旁的苏婠婠,苏婠婠则是一耸肩头,一脸全让我定夺的表情。

“好,我答应出手相助,不过这千年旱魃究竟是怎么出现的,它的弱点是什么,你们得提前告诉我。”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这旱魃千年之前就曾出现过,多半活动在较为干燥的北方,我虽然经常听说过它,但却从未见过,更没有与其交过手。

在游轮的房间里,莽婆对我说出了这关于旱魃的事情。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曾经在山东,过去每遇干旱,把新埋的死人尸体当旱魃打的风俗十分普遍。据《大清律例·贼盗·发冢》的记载,清嘉庆九年,高密久旱不雨,有人发现年初病故的村民李宪德坟土潮湿,便纷传李死后变成了旱魃。各村民众不顾李家阻拦,刨坟开棺,见李的尸体尚未腐烂,更加确信

李就是旱魃,不由分说将尸体烧毁。李家将掘墓者告上公堂。此案无成例可循,最后刑部将领头人仲二以“发冢开棺见尸律”判了个“拟绞监候”罪(相当于现代在的死缓),才将此案了结。

鲁中一带乡村中烧旱魃习俗延续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这种习俗也见于外国,如俄罗斯有些地区的农民,一旦遇到旱灾,常去挖出醉酒致死者的尸体,将其沉入最近的沼泽或湖泊之中,甚至也有残其肢体的行为,以此来求得雨水。旱魃,民间之所以称之为旱魃,就是因为它能够引起旱灾,乡村中认为是死后一百天内的死人所变。变为旱魃的死人尸体不腐烂,坟上不长草,坟头渗水,旱魃鬼会夜间往家里挑水。只有烧了旱魃,天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