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驱(上)(3 / 4)

加入书签

至于王小波的几十万起义兵,呵呵,真没有人当作一回事,若是比较人数,那早就收回了燕云。

并且宋九不居功,反请罪,让赵匡义很是满意。

宋九这一回还呆西府吗。况且从人数上来看也不对啊,东府是三个人,西府是四个人。宋九到东府,正好一样多,到西府,东府三个人,西府变成五个人,也不合理啊。

然而让他们大出意外。

宫宴开始。

赵匡义又问了具体的北边情况,宋九一一交待。

宴后,赵匡义下旨了。

赵镕在西府时就有反骨,一度让宋九大恶。

向敏中还可以吧,而且他的妻子是张去华的女儿,也就是宋宝的联亲。不过他与宋九没什么来往。

刘昌言更好玩了。

他曾是陈洪进手下得力干吏,陈洪进归朝刻意将他带过来,后来考中进士,赵普重视,钱俶上表力荐,由是成为西京通判。赵普病重,府政悉委于赵普,赵普死后,刘昌言感激赵普,主动替其经理家事。护理后事。赵匡义以为其人忠,由是重用。然而其人做了一件很不好的事,其母妻皆在泉州,刘昌言发迹后不迎接,却另娶一美艳的旁妻。赵匡义下诏让泉州给钱办装,所过县续食,将其母与原妻迎到京城。又替其隐饰,诏曰光禄丞何亮家在果州,秘书丞陈靖家在泉州,皆不迎其亲,因此父母在剑南,峡路,漳泉,福建,岭南,皆令迎侍,敢有违者,御史台纠举以闻。

有的人眼红,想用这件事做文章,然而看到这份诏书,傻眼了,谁还敢再说啊!

宋朝此时不算危机。

若无巴蜀的事,可以说即便有些小难题,面对这样超级大捷,也不算什么。

可是眼下却有点儿小头痛,巴蜀在造反,规模大的怕人,国库空虚,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还要防止辽国举国之兵来报复,北方继续要用钱……因此赵匡义不顾北方边境事情还没有结束,便将宋九召回来。

患难识知己,扳荡知忠臣。

国家需要一个能臣忠臣,将眼下的小难关渡过去。

这个不管了。

但他才真正是赵普的人!

赵普临终前与宋九示好,宋九也不错,从河东返回来时,刻意去了巩县,先拜祭赵匡胤,后拜祭赵普。然而宋九与赵普之争,谁人不知。

也就是西府没矛盾的,宋九多少有些避讳,不需要避讳的,都与宋九有矛盾。

但西府几个宰相无所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