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枭雄末落(上)(3 / 4)

加入书签

不但打脸了,说得还十分地粗暴,术有专攻, 你们不懂军事,整天乱叫什么?

吕蒙正问道:“宋公,会州离银州那么远,为何李贼用兵会州?”

“灵州也。”

“灵州?”连赵匡义也是不大明白了。

“去向灵州,庆州道,环州道,延州道,可必须翻越横山。拓跋李家在定难经营一百多年,不仅是四州八县,包括周边地区皆有威信,东北到地斤泽,东南到白马川、乐山, 甚至在灵州也有一定威信。若李继迁再连连获胜,诸羌会纷附其帐下。还有李继捧看到朝廷态度偏软,也变节了,李继迁叛变,杀官兵,占银州,李继捧却不顾事实,上书要求朝廷继续招安。招安?招到何时?难不成招到李继迁占据整个西北,尾大不掉时,朝廷不得不封一个西北王才为止?”

争议并没有多久。

西北又传来一个糟糕的消息。

李继迁得到银州,等于将宋九这张网生生撕开一个口子。再加上各个堡砦并没有全部筑修成功,就是筑修成功,要商议屯兵与屯田,实际宋九也是有意地将屯兵屯田推迟。

所以各堡砦就是筑成了,还没有完全派兵士入驻。

还有一个原因,虽然在筑堡砦,修路,构成一张链状防御网络,朝廷仍以宋琪思路为主,招安为主,歼灭为辅。宋九开始发威,李继迁不知道的。

这句话赵匡义懂的。

国家无论是内政,或者是军事,必须要软硬兼施,恩威并用。

“因此李继迁用兵于会州,如让他得逞,庆环延三道皆被封锁,朝廷想援救灵州,只有两道,一是渭州葫芦川道,二是会州屈吴山道。不过这次用兵,可是李继迁过于仓促,拿下会州后感到不好,于是焚烧城池,返回银州。”

赵匡义脸色阴沉得怕人。

因此他带着一支轻骑自银州南下,跨过横山防线,并且催毁了两个堡砦,掳走数百民夫,又迅速南下,撕开环庆二州防线,跨过葫芦川,直抵会州。仅是眨眼功夫,便将不设防的会州拿下。后来秦州宋军迅速赶来营救,李继迁考虑到离银州与地斤泽太远,于是一把火将会州城烧得一干二净,城中数千吏民未来得及逃走,全部活活烧死。

赵匡义大怒,将几个宰相全部召集。

宋九说道:“陛下想制家俱,是用臣来制,还是有木工来制?东府两相如果写诗作赋,纵是臣也远远不及。但军事,非他们所长也。臣也不行,然而自信比他们更有远见。”

又打脸了。

李宋二人是首相唉,善长是写诗作赋,难道首相只会写诗作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