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良臣(2 / 4)

加入书签

玉苹忙手忙脚地替大家搬椅子。

高处恭问道:“九郎,为何这次扩股,全部向百姓募款?”

“这正是我要说的,河洲盈利,实际就是二字,工,巧,为何我如此看着工匠?看看工匠走了,河北琉璃技术渐渐提高。当初我劝你们入股,为何要劝你们,对商业不懂,平时说不定还会刁难我,何苦之?若是我当初选择各个商贾岂不是更好沟通,更能轻松地募款,他们也更听话。正是你们手中还有些权利。但事实呢,你们刁难有了,需要你们时候却消失了。我无奈之也,既然你们不能保护河洲,我只能将契股给工匠,让他们收心,只能给工仆,让他们成为河洲最忠实的护卫,而非是普通仆役。”

韩庆雄苦笑:“九郎,我们是迫不得己。”

“韩二郎,你是迫不得己,我明白。不但是工匠,我还恼怒的是玉苹,河洲我有没有得利?有,包括婚事庞大的开支,三个姐姐的三栋商铺,但那个开支一半由酒宴还于河洲,三栋房屋大部分也为河洲盈利所得,三分之二的钱帛回去了。实际我得到多少?不要说研发,不利于国家,河洲早就吞没了。不研发,更是连河洲都不会出现。但是我累不提,连带着玉苹也累,怀孕了还挺着大肚子查看账目。然而我南下这两年多时间……我不提了,你们怎么忍心看到一个为你们拼命赚钱的弱女子受各方欺负?”

“是,陛下,有一人离开所任,能让所任地从贫困短时间变成富裕之所,能从乱地变成安地。能让境内百万百姓闻听离去放声痛哭,如丧考妣,失魂落魄,所过之处。能让百姓自发设几百所生祠,数年后还能久久怀念,可谓良臣?陛下。臣失言了。”

“卢卿忠矣,”赵匡胤看了看吕馀庆。略有些失望,当真他没有听说。听说了,可因为赵普之势,无人敢说,包括二弟,然而对比一下,当初宋九从巴蜀回来,自己愤怒,宋九却力保吕馀庆。吕馀庆未必是赵普的人,不过他确实与赵普走得太近了。又徐徐道:“此人乃是良臣,也是能臣,不过性子顽野,喜欢胡来,朕让他安静一段时间吧。他非是李穆,一旦贬官,家无所依,也许罢了官,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开心事。”

“陛下此言极是,”卢多逊与赵匡胤两人觉得好笑,最后都大声笑了起来。吕馀庆叹息一声,赵普在这件事上做得过了,能蒙骗皇上一时,能蒙骗皇上一世?换自己是皇上,能不用这等人才?

赵匡胤说道:“你们下去吧,替朕草拟一道诏书,传那个李穆入京觐见。”

吕馀庆与卢多逊下去,他不是太清楚,赵匡胤让二弟保护宋九,还怕赵匡义阳奉阴违,保护不够,借论良臣之名,借卢多逊的嘴将宋九说出,实际是借吕馀庆之嘴将话传给赵普听,你儿子发财,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河洲一年税务是五十万缗以上,以后会越来越多,几十年后还是朝廷的财产,不要伤害河洲,还有不要将宋九弄没了,就象姚恕一样。朕还要准备用的。

“我们也才知道。”潘惟德说道。

“大舅哥,满足了,河洲每年分不少钱出去,我又指了一条路,听说许多衙内造船,准备出海。难道钱还不够用吗?我必须要保护工匠,岂止是酒与琉璃,接下来还有。我今年就会研发,它们利润同样可观。因此。我不会考虑各位有什么想法。”

“九郎,你如今连官职都弄没了。还是以和为贵吧,斗到后来,别要成了第二个姚恕。”军头黄璋的二儿子威胁道。

两个衙内附和。

他们契股不是太多,后来想加加不进来了,于是裹在了河北。

赵匡胤对赵普越来越失去耐心,尽管赵普功劳很大。

宋九不知道这个宫中论才。

先是将潘家兄弟,高家兄弟,符家兄弟与石家兄弟请来。

得说正事了。

但没有想到来了一大群衙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