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太狠了(3 / 3)

加入书签

这是一个堂堂的五品官员,整个宋朝五品以上的实差官也不过**百人,这中间还要包括武将。说弄死就弄死了,其原因仅是没有理睬赵普下人的道歉。

再看看赵匡义怂了。

宋九在巴蜀连死都不怕,生生逼得王全斌与他打赌。在府州让杨业老婆用刀架在脖子上,眉头都不皱一下。三斗国舅王继勋,但看看宋家呢,稍稍一逼,那怕皇上给他门前插十戟,还是乖乖地将琉璃技术交出来。

然后再看看澶州案,赵匡胤的亲舅舅杜审肇后来复职为骁卫上将军,不过赵匡胤让他致仕了。王继勋与杜审肇谁贵?

消息传开,自京城起,到各州县所有官员全部哑口无言。

若是前者必须要处理的,若是后者情有可愿。

不反映朝廷也知道了,但因为有姚恕,一切不同。赵普便将诏令说出,挑唆了几句,赵匡胤也未想到其他,其中还有他的舅舅杜审肇呢。于是十分地不高兴,派大臣去处理查问。

中使下去后,说罪行严重,于是将杜审肇罢官归私宅,姚恕坐弃市。诏书是赵匡胤发出的,这些年也处死了许多官员,例如今年右千牛卫大将军坐监陈州仓贪污受贿弃市处死。但按照程序官员也有一个上诉的机会,若是有理了,还能放过,甚至有时赵匡胤还将这些官员召到中庭对质询问。

若那样姚恕就不会死。

他是赵匡义手下得力大将,赵匡义必会营救的,也不当死,若因为工作失误就要处死,那宋朝一年得处死多少官员?朱元璋也不敢这么做。

直到此时,赵普才达到他人生权利的巅峰,他堂帖一出,官员争相卖命地完成。赵匡胤诏书出来,官员未必会卖命,反而有许多胆大的官员阳奉阴违。

玉苹在家听到后,抱着儿子,捂着胸口说道:“宝宝,还是娘亲聪明,没有听官人的话,只提了码头,没有提桥,也没有买地,不然我家上下大祸临头了。”

吓坏了,玉苹在家里祈祷了好几天,烧了无数香,幸好听了二大王的话,将琉璃交出来,不然后果严重了,说不定丈夫就成了第二个姚恕。找丈夫的把柄更好找!(未完待续。。)</dd>

处罚是逃不掉的,连老国舅都罢了官,况且姚恕,可顶多是流放沙门岛。

中使下去了,他不这样做,说弃市了,姚恕不服,不服可以,直接让卫士将姚恕扔到黄河里。这才是真正的死不瞑目。

几天后,一个老百姓在黄河下游淤泥里看到一个穿着大红朝服的官员死尸,吓坏了,禀报官府,这才将姚恕死尸打捞上来。

姚家人听闻后,放声大哭。

然后闹到开封府,赵匡义闻听叹息一声,给了姚家一些钱,然后默不作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