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五章 踢(3 / 4)

加入书签

拿出玻璃刀,又道:“正是用它切割琉璃的,其他物事皆不行。它虽坚硬,也有磨损,原先南唐学士韩熙载送了我两块,做了几把琉璃刀,但用不了多久。这是我让你们替我寻找它的原因。侥幸王大郎得到两块,它的成本是多少,多是番人从域外带过来的,当成廉价宝石售给我朝百姓。这两块石头成本不过超过一百缗钱。然而不管它有多**或多贵,离开它不行。所以王大郎出价两万缗钱,我今天同意了。”

“国舅,你疯掉啦!”符昭寿第一个大声责问。

“无所谓,你们不同意,我也不在乎,大不了扔到汴水里。”王继勋得意洋洋道。

他无耻,大家一起无辄,怎么办呢,谁让这个钻石落在他手中,只好认他宰割。宋九道:“王大郎,放心,这两万缗钱会立即给你。各位,两万缗钱有两个办法解决,一是将它继续往琉璃成本上落,二是从河洲利润中抽出。”

“为何?”一起嚷嚷起来。

几乎所有在京城的契股衙内一起来了,琉璃产业规模大,收益高,个个都垂涎三尺。

宋九先拿出一本账册让大家传阅,实际他们也看不懂,而且这本账也经宋九的学子,以及他们请的管事共同算过,连宋九都没有插手算账。

它便是以后琉璃制品的定位价。

琉璃作坊账册是用标准的复式记账法记的,清楚易算,先计算成本,从地的成本,到材料成本,工人薪酬,研发成本,后者同样必须要算,它也是本钱之一。以及余下的材料,余下的产品。再算其单件的纯成本,也就是其材料成本。其单件成本在总成本中占多少比例,这样一算,就算出来真正的单件成本。

还有加上商税,对这个有些衙内不同意,不过宋九将总收入与总成本大约公布了一下,一个个不说话。京城岂止他们一百来个衙内,最少有四五千人,能排得上号的也有一千多号人,而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绝对不能排在这一千多人当中。他们发财了,其他人会眼红。宋九解释过多次,勿用再解释。

“再给大家看几个账薄,若看不懂,请教你们的管事。”宋九又拿出几本账册。一本是五月份到十月份这六个月顺店客栈游乐场的利润,宋九的分红,宋九交掉税务后真正的所得。一本是琉璃五月到十一月份琉璃作坊,衣作坊所有盈利,以及酒作坊的实际盈利,从账面上看是略亏,实际赚了很多,不过化成了储蓄酒。还有一本账,那就是几家产业所用掉的大批琉璃,若是以市场价与宋九给的成本价之间的差额。将后者补上去,三个作坊收益比河洲产业股份所得还要略高一点,差别不大。

有的人反应快,脸色变得沉重。

宋九徐徐说道:“我不提河洲是我一手筹办起来的,你们只负责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权当大家相处得不错,我应当替你们做工的,或者说离开你们成本,河洲办不起来。然而我能不能办起来酒作坊,能不能办起来琉璃作坊?那样我会有多轻松,这么辛苦,少得了收益,反惹得你们不开心,我犯得着吗?”

也就是以后会按照这个成本交付给河洲店铺销售。

可能以后技术会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前期成本比较高,一是产量小,产量小成本就会高,二是技术还没有跟上去,三是研发成本比较高,四是中间一段时间匆匆提高产量造成的不必要浪费。但有一点,以后国家渐渐承平,物价必然会上涨,包括材料与工人薪酬。实际宋九还会赚一点,但不会太多,若是原来纯收入达到其毛营业额的五成,现在他的收入连一成都不到。等于是将利润全部交了出来。

大家看了看,做样子的,没有异议。有的人还在继续开着玩笑,不过宋九没有开玩笑,而是看着王继勋说道:“王大郎,那两块石头在哪儿?”

“在这里,”王继勋道,他心里在想,这小子赚了这么多,早知如此,我索姓开口要四万缗钱。

宋九说道:“它就是钻石,你们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