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嘉禾(3 / 3)

加入书签

“吕相公写奏折来禀报此事的,其他一些州县也写了奏折,有的官员不识相,居然问陛下要不要管。陛下看后感动,御注一行字,我朝官员个个如此,所过生长牌遍立,何愁国家不安?九郎,我信佛,不知道你信不信佛?前段时间我陪陛下去相国寺,赞宁说佛在陛下心中,因为陛下仁爱百姓。佛也在九郎心中啊。”

“内侍,陛下才是大仁爱,我那敢与陛下相比啊。”

“是,不过我也敬佩九郎。”小黄门意识到火车跑得过头了,连忙打着话题告辞。

“长生牌生祠啊,父亲在湖南哪里拼死拼活的,也没有人竖长生牌,小九,你在下面究竟做了什么?”潘惟德激动了,一把搂着宋九问。

“我也不知道啊,”宋九一摊手说道。实际自宋九那个五方盟会之后,宋军开始收敛,至少真正做到降俘只要未杀掉的,全部遣返回乡。巴蜀那边问题多多,不过宋九只是下来走了一遭,并且是生命之赌才换回来的赌约,真相渐渐流传,说宋九活人无数那真是不假的,一流传开始有人关注,宋九一行人多,也显眼,这一关注行踪便渐渐流传开来。一路问长问短,不说抢掠,连扰民都没有,还做了一些好事。一半是地狱,一半是平静的春风,正好形成对比。从另一方面来说,百姓不管是宋朝还是蜀国,也希望出现一个好官,就象包拯一样,越传越神奇,最后许多人感动,建生祠竖长生牌。实际也是他们内心的一种渴望。

“也未必,北方也有好处,那是另外一种作物,不过种植它,还需要一个器械,仅是这个器械我最少要研究两三年,”宋九挠了挠耳朵,包括蒸汽机与黄道婆的纺织机,原理应当不复杂,可自己不知道图纸,这凭空想多难想。

“作物要器械?”

“与布有关的,在北方种产量说不定比南方好,那么南方主产粮,北方主产布,食重要,衣也重要,那么互进互补,南北就平衡了。”

“是什么作物?”

“以后我会对陛下详细说的。”

这是一种特殊的大环境,难道宋九在湖南做得差吗?包括跑到辰州教书,让秦再雄的手下带走许多辰州所需要的器械耕具,建议大修水利,引进占城稻,等等,但谁竖了长生牌?

所以现在潘惟德与潘惟固抓狂,宋九长在他各种学问,但也未见他有什么不同之处啊。

宋九不理这哥俩,问:“我有什么麻烦?”

“九郎,韩庆雄这厮嘲笑我卖妹妹,母亲大人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小妹劝,说你曾扬言就是十万缗娶小妹也不为过,母亲于是写信给父亲大人,父亲在潭州不知道母亲南下了,也写信回来,说你想娶小妹可以,那么拿出十万缗聘礼吧,只要能拿出,他马上同意。”

“十万缗哪,”玉苹尖叫起来,然后看着潘怜儿,就这小胳膊小腿的,还没有一百斤重,金子做的,一千六百两,也不过一万多缗钱,那是什么做的,才值十万缗!(未完待续。)

工匠与玉苹联袂而来,潘怜儿看着玉苹,玉苹看着潘怜儿。小黄门与潘家兄弟则是看着她们。这个别急着看,宋九将金锭递给小黄门,不是贿赂,他现在有钱,出手小气说不定赵匡胤还不快。

小黄门手惦了惦,足有三十多两,开心地将它揣在怀中说道:“九郎,这次你又活人无数。”

“活人无数?”

“有许多大臣建议要杀掉那些叛卒,李相公不同意,陛下也说他们被迫谋叛,其情可原。还有一些大臣还是坚持要杀,陛下说了一句,小小宋九在巴蜀说了一句,释巴蜀叛卒返乡为民,许多百姓闻之替宋九建生祠,设长生牌,叛兵也不为乱。朕今天释这些京城叛卒,难道叛卒不感动,不为朕所用吗?于是无一人反对。”小黄门得了金子,也开始满嘴跑火车,什么话儿都往外倒了。

“生祠长生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